无论是古代的中国,还是现在的中国都是考试大国,面对“十年寒窗苦,一考定终身”,考试作弊自古流行到今。现在的考试作弊方法五花八门,但跟古代的比起来,简直都是小儿科。
古代最绝的考试作弊:飞鸽传书。古代科举考试是要在考场一连考好几天的,考生也需要在考场住上好几天,期间不允许出考场。考生们利用这一点,平时喂养训练鸽子,到了科举考试时,考生的家人会趁着夜晚把鸽子放进考场。考生通过鸽子把试题带回家中,家里的老师再把答案写下,让鸽子带回考场。如此神不知鬼不觉,实在是绝!
古代最“脚踏实地”的作弊方法:夹带。夹带类似于今天的小抄,但绝对是小抄的升级版。在今天南京江南贡院里,收藏的一本《五经全注》,厚度不足一厘米,长5厘米左右,宽约4厘米,如此小的书一粒米都能盖住书上的八个字。考生们将如此小的书藏在靴子里带进考场毫无压力。清朝的考场上出现过用黄绢做的小抄,一共十五块,约有40万字。第一块是目录和编号,通过第一块黄绢可以顺利在剩下的十四块小抄上找到要找的内容。考生能有如此动力抄几本书再排版编辑让自己能顺利找到答案,应该是古代考试作弊里最“实在”的了。
古代最“欺负”政府的作弊方法:替考。在唐朝,替考之风胜行。与李商隐齐名的温庭筠是晚唐的“神枪”,有一次在考官的眼皮子底下帮八个人答了试卷。唐朝能轻易替考的原因在于,那时没有“准考证”和“照片”。就一个名字,谁认得你。虽然在宋朝有发行过类似于准考证的东西,里面有记载考生的身高体重,样貌特征,但总是让人有漏洞可找,替考并不是一件难事。 面对高官侯爵的诱惑,古代考试们真的是绞尽了脑汁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