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黄檗文化: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黄檗寺藏经阁

千年遗产急待保护

黄檗寺名闻天下,不仅是福清、福州、福建,乃至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檗寺不仅是临济本源、发祥地,也是临济宗的祖庭。经过千年的岁月,禅宗在六祖慧能之后,如今幸存于世的只有临济与曹洞两个流派。因此,至今佛门流传着“临天下、曹半边”的美谈,可见黄檗寺在中国佛教界的地位与影响。诚如上文所言,在福州地区,同样是千年古刹,属于“曹洞宗”的鼓山,何其风光;而属于“临济宗”的黄檗寺,深山埋古寺也,知者甚少,令人唏嘘。

我们纪念隐元禅师,不仅仅因为他是福清人,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位得道高僧和一代禅师,而是因为他是中日文化的使者。作为一名佛教文化的传播者,隐元与唐代东渡的鉴真一样,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就是这样一位高僧,他的事迹在日本家喻户晓,但是,在中国,甚至于在隐元的家乡福清,知道隐元的人却少之又少,年青一代对他几乎一无所知。

这是一种极端反差的文化现象,一位把中国文化传播到日本的一代高僧,一位在国外创立了蕴含着包罗万象的中华“黄檗文化”的一代禅师,他的故居却无人问津。同样是“黄檗山万福寺”,在日本,日本政府与民众把它奉为“国宝”,让后代瞻仰;在福清,“黄檗山万福寺”只是把它视为普通的寺院,仅仅如此而已。因此,“黄檗文化”的影响,也只是仅仅只局限于“黄檗寺”,未向社会延伸、辐射与发展。

为何会出现如此极端的反差?个中原因令人深思。

应该说,黄檗文化的核心就是黄檗禅法,说白了就是中国禅宗一脉临济宗法脉相承。这也就是千百年来历代黄檗禅僧不遗余力地传承祖师禅法精神的根本所在。

山因寺名,寺以僧显。但是,保护与开发黄檗文化的最大瓶颈在于,寺院同周边附属景点因产权归属不明晰,使得保护与开发无从下手。以黄檗名胜古迹龙潭瀑布为例,因当地村民无序拦坝蓄水,“珠联飞瀑”这个千古自然景观已是名存实亡!类似于这样的事例还有许多。在黄檗寺管辖区内,不仅有养猪场、养鳗场、养鸡场,还有村民在寺院外随意打几百米深的机井,不仅破坏了自然景观、污染了环境,也毁坏了黄檗山的地下水资源。且不说历史上“黄檗钟声所闻之处,田产皆为寺有”,眼下,就连福清惟独的“历代黄檗高僧塔林”也全部“易手”,过去的“三十六庵”遗址也有不少被“蚕食”,黄檗寺的辖区范围正在不断缩小。

对此,黄檗寺第四十二代住持释悲昇显得一脸无奈。他告诉记者,产权归属不明,已经成为影响了黄檗寺的保护与开发的最大障碍。佛门弟子想保护的愿望非常迫切,但是,至今寺院的四至未明,没有界定保护区域,因而目前的保护还一直处于朦胧模糊的状态。没有保护区域的红线,想制定详细的、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与开发举措,都是不可能的;没有红线,甚至连制止寺院外的一些违章建筑行为也显得苍白无力。“当务之急在于明确寺院同周边附属景点,以及寺院同镇、村、当地村民之间产权归属关系。”方丈释悲昇说。

释悲昇认为,在黄檗文化遗产开发上也一定要有层次,避免误入“宗教搭台、经济唱戏”等与国家宗教政策相冲突的境地。黄檗山驰名在外的底蕴依托的是宗教文化元素,偏离了这个主题,任何名义的开发保护都将成为空谈,势必影响当下和谐社会的发展远景。保护与开发需要政府多部门的协调、会商,以便拟定出为多数人普遍接受的可行性方案。既然是保护开发,就应该避免本末倒置的行为,要把保护的主题严格立项,尤其是后期开发要把衬托和体现固有主题放在首位,防止进入无序状态。

释悲昇认为,寺院特色应以宁静、清幽、养心怡神为上,把它的文化品位、交流联谊发挥到极致,即为最大的保护。而过度地追求香火鼎盛、人流如织,并不利于千年黄檗文化的保护。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