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乾隆对和珅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吗?

文丨巫解

提到历史上的大贪官,如果把和珅排第二,那就没人敢排第一。和珅到底腐败到什么程度呢?按民间的传说,“杀了和珅,J了三年银子”。意思是说,和珅家藏的银子被收缴国库后,导致了三年的通货膨胀——可见这笔银子的数目之巨。

乾隆对和珅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吗?

其实,和珅的老板乾隆帝也不是白痴,他应该知道和珅的一部分所作所为。但他为何就一直不办他呢?按正史的说法,这是因为和珅会办事、会拍马屁,乾隆爷离不开他。

这些理由显然不能令人完全信服。一个更加令人信服的故事是:乾隆对和珅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大家知道,正史是讲究“为尊者讳”的,向来是只歌功颂德,不记录阴暗面。所以,有些事情,正史是不可能记载的——但不记载并不能代表它不存在。

话说,乾隆爷还是太子的时候,他老爸雍正帝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妃子。有一天,天高气爽,这妃子突发雅兴,就命人把梳妆台搬到了室外,要在大自然中对镜贴花黄。

就在她正用木梳整理的秀发的时候,太子乾隆正好从不远处经过。此时的乾隆只有15岁,恰是玩心未减、春心刚动之时,远远地看到一个大美女在梳头发,就决定过去跟她开个玩笑。

于是,接下来的一幕就是:乾隆悄悄摸到那妃子的身后,然后伸手捂住了她的双眼,还稚气未脱地说,你猜猜我是谁?给你三次机会啊。

妃子大惊,她内心的第一反应就是:怎么皇宫大内也有流氓啊?与心理反应相对应的是,她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将手里的梳子当成暗器朝身后的“流氓”掷去。

毫无戒备的乾隆大叫一声,赶紧双手捂面——梳子不偏不巧,正好击中他的眉心,出了一点血,留下了一个小伤疤。

妃子一看给太子爷毁容了,顿时花容失色,赶紧连声道歉。好在乾隆不是个小心眼儿的人,哈哈一笑,也就没有追究那妃子的刑事责任,甚至连医药费都没有让她赔偿。

乾隆对和珅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吗?

按照一般的生活逻辑,这也不算个什么大事儿,过去了也便过去了。

但龙种就是龙种,总会受到多于常人无数倍的关照。

话说几天之后,乾隆去给自己的皇帝老爸雍正爷请安的时候,被雍正看到了脸上的小伤疤。

雍正好奇心比较强,就追问原由。开始的时候,乾隆只是支支吾吾,并不想说出事情的经过。因为一是这事是由他引起的,二是他也不想连累那个妃子。

但雍正实在是好奇心太强了,大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架势。而乾隆向来是个诚实的孩子。如此一来,他就一五一十的把那天的经过给说了。

本来,说了就说了。当成玩笑,一笑而过,也就罢了。可偏偏雍正是个怀疑主义者。他没有怀疑自己的儿子勾引妃子,而是认定那妃子勾引太子爷。于是,他不问青红皂白,大手一挥,就把那可怜的妃子给赐死了。

乾隆未曾料到会有这么大的后果。他十分伤心。

妃子下葬那天,他亲赴现场送行。伤痛欲绝之际,他灵机一动,从旁边的红纸上沾了一点颜色,然后抹在了妃子的脖子上,并说:“是我害死了你,如果你在天有灵,就等你投胎人世,我们再相见吧,到时候我一定会好好补偿你。相见之时,脖子上的红痣就是标记。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20年就过去了。昔日的太子爷也成了威风八面的皇帝,此事也已被他慢慢淡忘了。

一次,乾隆出巡,有人报告边境有要犯逃脱,乾隆龙颜大怒,脱口而出:“虎兕出于押,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这是《论语》里的一句话,在场臣工及侍卫战战兢兢,此话典出何处恐怕都没弄明白,更别说回答了。和珅环顾四周,从容上前,答曰:“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乾隆循声看去,见是一个小侍卫,容貌清秀,气质不凡,又招来问了几句,果然对答如流,又点了《论语》中的一段,和珅不仅背了下来,还解释的头头是道。由此,和珅引起了乾隆的注意。同时,他还隐隐觉得此人似曾相识,但就是一时想不起来了。

乾隆对和珅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吗?

如此想了一路,乾隆突然茅塞顿开——这不就是二十年前那个死去的妃子吗?简直是一模一样。

回到宫里后,乾隆迫不及待地把和珅招进内宫,仔细查看他的脖子,居然发现了一抹鲜红的红痣,跟他二十年钱抹在妃子脖子上的形状一模一样。

由此,乾隆认定和珅就是那个妃子的转世投胎之人,于是履行20年前的诺言。再加上和珅本人的聪明能干,便一路平步青云,从一个小小的侍卫,直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所谓“宠任冠朝列”的朝廷重臣。

但和珅实在是贪心太大了,引起了除乾隆帝之外几乎所有人的憎恨,恨不得扒其皮、食其肉。

果然,乾隆死后,他的儿子嘉庆帝立即拿和珅开刀,抄家、问斩。据说,被抄的和珅的家产相当于清王朝15年国库收入的总和。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