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伊斯兰世界为什么会从统一走向分裂?

说起伊斯兰世界的政治,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战乱和分裂。确实,在伊斯兰世界,尤其是中西亚这块核心区,纷争似乎是千年的主流。

但实际上,在伊斯兰发展的早期,政治上却是大一统的形式。只是这种大一统只存在了200多年,随后便伊斯兰世界便开始分裂,至今未有统一。

为什么伊斯兰世界会从统一走向分裂?这其实和中国的变化还有些联系。云石君在这里做个分析。

伊斯兰世界为什么会从统一走向分裂?

在伊斯兰的历史中,最为广大穆斯林推崇的,莫过于创教初期的阿拉伯帝国。在这个封建帝国统治的数百年里,不仅让阿拉伯这个原先困居阿拉伯半岛荒漠地带的弱小民族,一跃成为能与拉丁、华夏媲美的世界级大民族,也为伊斯兰跻身世界三大主流文明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世俗层面,阿拉伯帝国的成就更是卓越非凡。在崛起后的短短一百年里,它便从无到有,建立起了一个西至伊比利亚半岛,东到兴都库什山脉的超级大帝国,疆域的东西方跨度空前绝后,领土更是达到1300万平方公里!

这无疑是一项极其伟大的成就!但事实上,这还不是最让人赞叹的。而最让人惊叹的是,从建立到之后的近两百年里,这个帝国的中央政府,基本能够维持对领土的有效控制!

这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传统的中西亚伊斯兰世界,完全不具备实行大一统的基本条件。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说,一个大一统帝国的形成,通常需要有三个基本条件:第一,板块属性相对完整,疆域的主体部分必须在同一个地缘板块中——大型山脉和海洋,都会形成地缘屏障,影响彼此间的交流和融合;

第二,有一个规模较大,质量较高的本部核心区,凭借核心区的强大力量,压制各边缘板块的独立倾向;

第三,帝国的形状要相对规整紧密,最好呈类块状结构,核心区位于正中。这种结构下,边缘地区可以相对边界的接受核心区的影响力辐射,尽可能的降低中央政府控制其他板块的成本。

世界主要文明中,符合这项标准的国家并不多。

中国是其中最典型,也几乎是唯一的一个。基于长江——黄河流域构建的核心板块,其地缘实力远远超过东亚大陆其他所有次级地缘板块之合;而且其区位也大致位于东亚大陆农耕地带的中心,以此为基,中原王朝可以以发散的形式,将自己的影响传递到农耕帝国的各个部分。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成为世界公认的中央集权体制的集大成者。

而除了中国之外,其他能符合这项条件的就很少了。比如古代的罗马,虽然所处的亚平宁半岛位于地中海板块中部,能相对便捷的辐射环地中海地区。但一来亚平宁半岛地缘实力有限,二来环地中海地区东西跨度过大,而且海洋也对交流构成阻碍。所以罗马帝国在形成过程中,虽然有意加强中央集权,但当领土扩张到一定程度,这种集权就力不从心了,最后为了确保对帝国的掌控,罗马主动分为东西两个部分,甚至一度还出现“四帝共治”。这与中国几千年如一的天子号令四方形成鲜明对比。

俄罗斯则是近现代的代表。苏维埃时期的俄罗斯,集权程度相当之高,但俄罗斯的板块属性被明显分割为东欧和北亚两部分。本部核心区又位于国土西端。作为一个东西跨度较大的国家,这决定了本部对亚洲板块的控制力度天然不足。虽然苏联一度强盛,但稍一衰落,中亚和南高加索便只能乖乖吐出,远东的分离主义倾向也日趋严重。

罗马与俄罗斯尚且如此,阿拉伯自不必说。罗马帝国的领土好歹都在环地中海地区,板块内部的紧密度较高。俄罗斯,至少从地图上看,领土形状还是比较规整的;而且俄罗斯是在工业时代发迹,工业强大的征服自然的能力,决定了它受地缘影响因素远较中世纪为低。

伊斯兰世界为什么会从统一走向分裂?

而阿拉伯帝国则一个条件都不具备:其疆域遍及伊朗高原、图兰低地、新月沃地、阿拉伯沙漠、北非荒漠甚至伊比利亚半岛等各个地缘板块,这些板块不仅地理环境截然不同,而且形状稀奇古怪:它不仅东西跨度超大,各板块之间难以互通,而且南北方向还存在伊比利亚半岛、图兰低地、阿拉伯半岛等几个凸出部。至于两河流域这个核心本部,虽然区位不错,位于帝国正中部,但地缘实力远不能和长江——黄河流域相比,倚其控制中东还勉强凑合,辐射如此辽阔的帝国,绝对是不可能的。

总而言之,阿拉伯帝国的内部地缘格局,完全不足以支撑其作为一个统一国家存在,哪怕名义上的统一都不大可能!

就算亚历山大大帝这样不世出的奇才,或者蒙古帝国那种神一般的军队,能够凭军事力量将类似规模的分裂板块纠合在一起,但用不了多久,也会因地缘板块的天然撕裂而解体(亚历山大帝国分裂为塞琉古、托勒密、马其顿三国,蒙古帝国则分裂为元朝和四大汗国)

但阿拉伯帝国,却存在了六百年之久,而且,从初生到9世纪中叶的两百年多里,作为帝国首脑的哈里发,都能够对伊斯兰世界绝大部分疆域有效掌控。

这是极为不合理的。因为政治上,阿拉伯帝国采用的是军事封土制,这种制度其要义是哈里发(皇帝)将帝国内的各个边缘行省分封给皇族和将军,由他们长期代行治理全权,然后向上直接对哈里发负责。

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制度,实在是因为阿拉伯帝国疆域跨度太大,地缘结构太过松散,各地自然环境又截然不同,周围还有华夏、印度教、天主教等强大文明觊觎。限于中世纪的人类发展水平,中央政府很难及时有效且合理的对各个不同板块统一治理,只能通过大幅度分权的方式,让各地总督因地制宜、随机应变。

但是,这种制度的弊端也很明显:一旦中央稍显颓势,或者地方经营有方实力变强,必然会导致诸侯叛乱。

但至少在起初的两百多年内,阿拉伯帝国还是完整统一的,直到9世纪后半页开始,才逐渐诸侯分裂,名存实亡。

亚历山大帝国和蒙古帝国都是昙花一现,阿拉伯帝国的地缘结构比前二者松散的多,为什么能将大一统维持两百年之久?

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中国内部的变化,或许在其中起到了深层次的作用。

伊斯兰世界为什么会从统一走向分裂?

在之前的《地缘政治62:伊斯兰凭什么成为世界级宗教》一文中,云石君对伊斯兰文明和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做了分析:这个帝国之所以能超越地缘的阻碍而形成,归根到底是因为商业的作用。阿拉伯帝国的版图,与亚欧大陆东西商路紧密相关。但凡其控制之区域,均是当时世界东西方交流的主要商路所在。

正是商业的流通属性,使不同板块,不同环境、不同人文特质的地区,在利益的驱使下聚合到一起——当商路处于同一个政权统治下时,商业流通过程中受到的政治因素阻碍相对较小。

对阿拉伯帝国而言,面对这些天然就不存在一统基因的地缘板块,短期内用武力将他们强行捏合到一起或可做到,但如果要长期维持统治,则必须要有一个能让各板块都愿意接受被中央政府的理由——或者说,要让它们觉得,听哈里发指挥,是有利可图的。

而东西方商路,就是维系这个利益纽带的最大理由。只要这条商路能给自己带来收益,那各次级地缘板块的利益集团,也自然就有动力好好维系。而维系的方法,就是确保阿拉伯帝国内部的统一,以便商品能够最大程度的高效流通。

但是,维系商路的动力之所以存在,有一个前提,就是商路带来的利益要足够大——毕竟谁也不愿意自己头上再多个哈里发主子。而且地缘政治结构决定了,哈里发的中央政府未必有实力奈何自己。

这就是阿拉伯大一统与华夏大一统的最大差别。不同的地缘条件,决定了华夏帝国的向心力更多的是来自本部核心区的强权,是政治主导;而阿拉伯帝国的大一统,则更多的是各次级地缘板块看在钱的份上,是利益驱使。

在阿拉伯建国的头两百年,这并不是问题。当时的中国,正处于隋唐时期,国力空前强大,而且当时中国的核心区依然在黄河流域,关中地区的长安更是东方世界的精华所在。通过连接中西亚内陆的丝绸之路,中西亚能从对华贸易中收获丰厚的利益。阿拉伯的疆域本来就是沿着商路拓展出来的,所以各次级地缘板块自然对对维持丝绸之路兴致盎然,

但到了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帝国由盛转衰。

安史之乱后的中国,呈现出三方面特点,首先是战乱频繁,国力大衰;其二是诸侯割据,四夷作乱,帝国内部交流不畅;其三则是黄河流域逐渐衰落,经济重心逐渐转往长江流域——尤其是江南地区。

这对丝绸之路的打击是致命的。唐帝国兴盛时,就算它在中亚和阿拉伯帝国大打出手,但对异域珍宝的消费欲求并未因此受阻——而且当时的中国人消费能力也强。同时,中国的商品,也能毫无阻碍的交到前来长安的西域商人手中。

但现在,中国的消费能力逐渐下降,中国商品的采购难度和风险日益攀升。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中国北方开始衰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这一切因素,导致通向中国西北的陆上丝绸之路,收益逐渐下滑。

虽然中国的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要传导到阿拉伯帝国更是需要很长的时间。但犹如一幅多米诺骨牌,既然第一张倒下,那后面终究有被推倒的一天。

当然,丝绸之路毕竟只是东西方商路的其中一条而已,除此之外,还有北印度洋的海上商路,直接与印度,以及南中国对接——甚至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海上丝绸之路的分量。

但问题是,海上丝绸之路并不是一条可以串起各地缘板块的纽带。比如中亚的图兰低地(大致就是中国史书中的“河中”地区),就跟印度洋八竿子打不着。

而且,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其性质有很大不同。伊朗高原、两河流域、阿拉伯半岛中南部,甚至非洲东北角的埃及,不同地缘板块的势力,都可以组建自己的商船驶向东方。

这海路也不需要经过别人地盘,不需要中西亚各地缘板块的共同维护。相反,市场有限,谁抢的份额多,谁的利润就大。这样一来,东西方贸易,就成了陆路主导时的完全共赢模式,变成了海路主导时的部分竞争关系。

商业上的共同利益基础不复存在,利益冲突倒是日益加剧。这样一来,伊斯兰大一统的存在根基就被动摇。当地缘板块间开始互相争斗,而阿拉伯帝国的本部又没有足够的力量弹压,中西亚的分裂从此不可阻止——至于北非和伊比利亚板块,因为受东西商路影响较小,在之前便已开始了分裂。

之后的阿拉伯帝国,一直处于分裂状态。本来,如果陆上丝绸之路能够恢复,那阿拉伯还有重新聚合的可能。但唐朝衰亡后,中国陷入五代纷争,随后的宋室武力不振,不仅无力抗辽,连河西走廊这条西北交通干道都被西夏割据,随后金人南下,北方再次被毁,宋室南迁,陆上丝绸之路几乎荒废。

而伊斯兰也因此彻底丧失了政治大一统的可能。甚至,蒙古帝国兴起后,完全占领东亚、西亚、中亚,重开东西方陆上贸易。但由于中国经济重心全面南移,出于性价比的考虑,商人们更愿意走海上而非西北陆路,这也对蒙古帝国的分裂构成影响。

当然,只要东西贸易还在,那么中西亚的商业收益就不可能完全消失,所以伊斯兰信仰的保存,也依然有着世俗层面的利益驱使。但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使这种利益驱使已不足以维持高度同质化的政治大一统,只能以宗教形式,在文化上实现松散的一致。

一切意识形态,都是利益的表现。伊斯兰世界从统一到分裂的变化,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当然,伊斯兰分裂的政治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在意识形态上,则主要表现为逊尼和什叶两大教派的对抗。那么这两大派系是如何产生?它们的纷争为何会维系至今?云石君下一节继续解读。

注: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第63篇:解码伊斯兰之第3章。喜欢地缘政治的朋友可以订阅云石微信公众号:yunshi911(长按可复制),收看云石全部地缘政治文章。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