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的榴弹炮/加农炮相比,身管数量多、火力迅猛的火箭炮无疑更适合进行大规模火力压制和面杀伤打击,这也是同口径级别火箭炮比起身管火炮使用和采购成本高出很多各国却仍然大量装备火箭炮的原因。在朝鲜战争中领略了“火力艺术”的朝韩两国,自然在火箭炮方面不敢怠慢,目前两国都拥有从近程到远程的完整的火箭炮兵体系。 大口径自行火箭炮:精确打击 VS 火海战术 目前韩军装备的大口径自行火箭炮主要为美国M270式227毫米12管火箭炮,该炮由美国沃特公司于70年代开始研制,1983年起装备美军。M270在设计上采用模块化技术,具备机动性和防护性能好、火力密集和射击精度高的优点。此外,M270同时还具备发射陆军战术地对地导弹(ATACMS)的能力。M270的火力配置较为灵活,可采用12枚227mm火箭弹,或2枚ATACMS,也可以1枚ATACMS和6枚火箭弹混装。M270使用火箭弹时射程为32千米,发射制导火箭弹则可达到70千米,发射ATACMS时则可覆盖25~300千米距离的范围(视导弹型号不同射程有所差异)。目前,韩军共装备有58部M270火箭炮,这批M270构成了韩国陆军远程炮兵打击的主要力量。
图注:韩国陆军的M270型火箭炮 与韩国不同,朝鲜的大口径自行火箭炮完全基于国产。“大同江”240毫米自行火箭炮是朝鲜于80年代开始研制的一款多管火箭炮,西方根据该炮公开露面的时间把该炮称为M-1985式,其改进型称为M-1991式。“大同江”至今已生产约400套,与“谷山”大炮一样,大部分部署在三八线以北80千米范围内。“大同江”采用集束式火箭发射架,其中M-1985式安装有22根发射管,M-1991式有12根定向管。与M270相比,“大同江”火箭炮最大射程更远,达45千米,火箭弹最大飞行速度4马赫。“大同江”采用6×6重型卡车底盘,驾驶舱采用全封闭结构,装有第二代空气滤清/超压系统,因此具备一定的核生化条件下作战能力。为提高“大同江”的打击效率,朝鲜还为该炮配置了仿制俄罗斯的CHAP-6型活动目标侦察雷达,最远可探测72千米除的移动目标,并可对36千米处的目标进行跟踪,测向精度1°。图注:韩国陆军的M270型火箭炮
图注:朝鲜陆军的“大同江”M-1991式火箭炮 中口径自行火箭炮:“九龙”VS“金策将军” 韩国的K136型“九龙”火箭炮是韩国自行开发的第一种国产火箭炮,该炮仿自前苏联BM-21型40管122毫米火箭炮,但韩国在研制该炮时将口径改为130毫米,身管数量也变更为36管,故与原型之间并不能通用弹药。1970年末,K136由韩国国防科技研究所开发完成,韩军将该炮命名为“九龙”。 K136的发射器可旋转,采用了韩国国产的KM809A1型军用卡车底盘,另外配备有备弹72发的弹药补给车。K136配用的火箭弹普通型的“九龙1”和改良型的“九龙2”两种,前者长2.4米、重54千克、配用常规高爆弹头,后者长2.54米、重64千克、配用含有16000块弹片的预制破片榴弹弹头,两种火箭弹的弹头重量均为21千克。K136继承了BM-21瞬时火力强大的特点,在攻击无防护或低防护密集目标时发效果优秀。发射装置分为车内式与车外式。可单发,部分齐射,全部齐射。齐射发射间隙为0.5秒,配备火控计算机及低空测风装置(测风高度为10.25米)。
图注:韩国陆军的K136“九龙”式火箭炮 有趣的是,朝鲜的“金策一号”火箭炮同样是前苏联BM-21的仿制品,而其设计起源却比较曲折。1975年,一贯在中东战争中支持阿拉伯国家的朝鲜出人意料地和以色列达成武器进口协议,其中包括引进以色列从叙利亚缴获的前苏制BM-21火箭炮。考虑到在此之前韩国已经开始了“九龙”的研发工作,朝鲜此举的针对性不言自明。1977年,朝鲜熙川兵工厂开始对BM-21进行仿制,1981年研制定型并以1950年统帅朝军的金策将军命名为“金策一号”。“金策一号”的发射装置、火箭弹与BM-21基本没有差异,采用集束式结构,40根定向管分4排、每排10根排列,可在0°到50°间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射程,另外还可以在向左最大102°、向右最大70°的范围内调节,其高低机和方向机采用电动控制。“金策一号”主要配用杀伤爆破火箭弹,该弹重66.88千克,长2.87米,最大射程20.5千米,齐射后再装填时间8分钟。“金策一号”采用的底盘为朝鲜自制的“赴战岭”100型6×6军用卡车,最大时速60千米/时、越野时速20千米/时,最大行程400千米。此外,朝鲜在1988年还开始装备“金策二号”火箭炮。该炮采用T-62主战坦克的底盘,发射管数量减少到32管,并在发射架前方设置一部备弹32发的自动装弹机,再装填时间5分钟。除可使用原来的122毫米火箭弹外,“金策二号”还可使用预制破片高爆弹(内装3500颗钢珠)、布雷弹(内装5枚地雷)和化学弹。
图注:朝鲜陆军的“金策一号”火箭炮 近程火箭炮:美国血统 VS中国制造 为对付邻国的“火海战术”,韩国陆军采用了民营的韩华公司研制的口径70毫米的自动化轻型齐射火箭炮(MLRS)。MLRS于2000年开始研制,主要目的是为韩国陆军提供团级火力支援武器。该武器设计之初为人工操作,由于不能满足韩国陆军而改为配装由GPS接收机、激光测距仪、火控面板等组成的全自动火控系统。此外,该炮还装有车辆位移传感器、惯性导航传感器等设备,通过火控系统的修正可使MLRS火箭炮的瞄准精度小于4密位。MLRS炮车采用4×4高机动轮式车底盘,全重3860千克(不含火箭弹),火箭发射器方向射界360度,俯仰角0~55度。MLRS可用韩国空军的运输机和韩国陆军的直升机空运,具有极好的战术机动性。MLRS火箭炮可发射韩国自行研制的70毫米火箭弹和美制“九头蛇”系列70毫米火箭弹,配用弹种包括高爆弹、多用途子母弹和箭形弹。其中高爆弹主要用于对付有生力量和土木工事,最大射程7.8千米,有效杀伤面积500平方米。多用途子母弹用于打击有生力量和轻型装甲目标,最大射程8千米,内装9个子弹药,子弹药可穿透90~12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箭形弹主要用于打击低空飞行的固定翼飞机、武装直升机和地面有生力量,内装60颗子弹药(每颗内装20枚箭形弹),最大射程6千米,战斗部爆炸时,1200枚小型钢箭散布直径为35米。除上述三种火箭弹外,韩华公司还在为该炮研制采用激光、GPS和红外复合指导的制导火箭弹,圆概率误差为1~2米,这使。MLRS火箭炮既可进行直瞄射击又可进行间瞄射击,因此可以打击位于隐蔽物后方的目标,也可打击近岸高速小型舰艇等移动目标。
图注:韩国韩华公司的MLRS轻型火箭炮 相对而言,朝鲜在小口径火箭炮方面则要老旧的多。目前朝鲜装备的小口径火箭炮为75式24管107毫米火箭炮,该炮的原型于1971年,从当时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获得,实质上就是中国制造的63式107毫米牵引火箭炮。朝鲜在获得63式的样品后对其进行了测绘仿制,并于1975年开始量产,至今仍在生产之中。75式的主要结构设计63式如出一辙,配用弹药也与63式通用,但发射管数量改为3排24管。发射装置高低射界0°- +60°,方向射界±15°,可选择单发或齐射方式,战斗射速24发/18秒,齐射后再装填时间8分钟。主要配用杀伤爆破火箭弹,弹重20千克,初速31.4米/秒,最大飞行速度372米/秒,最大射程10千米。75式与朝鲜装备的其他火箭炮一样为纯人工操作,故每个炮班编制人数达到6人。该炮继承了63式火箭炮拆解方便的优点,必要时能够分解成6大块,并可通过人力、机动车辆或畜力运输。75式火箭炮的自行该型以轻型卡车作为底盘,发射装置安装在底盘后部。发射车除了能搭载炮班人员外,还能携带24枚备用火箭弹。
图注:朝鲜陆军的自行化75式轻型火箭炮 综述:朝鲜和韩国的火箭炮风格与身管火炮类似。朝鲜在自动化和精度等领域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有选择地发展了机动性与射程,可以算作是一种“田忌赛马”式的发展策略。然而比起韩国火箭炮而言,朝鲜火箭炮普遍弹种单一、打击精度差,故作战效率并不高。若不考虑数量,韩国在火箭炮领域要比朝鲜略胜一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