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为本次中航集团展出的我国第一种40吨级重型直升机模型照片,该机在外形设计和主旋翼结构上。都与俄罗斯直升机有着明显区别,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期,俄罗斯曾向中国兜售过一种被称为米-46的重型直升机方案,其结构特色与米-26改进型相同,技术上明显落后不符合我国的要求,这件事成为中俄联合研制重型直升机的一个障碍,目前看来,中方的新模型已经基本抛开俄罗斯,整体上类似于欧洲在2005年之后提出的HTH重型直升机方案,其旋翼采用了类似于EH-101直升机的一体化桨毂和7叶复合材料桨叶,其主旋翼结合了两种可变截面翼剖型和后掠的翼稍,性能十分先进。 文/与未 【鹰眼图说军事 尖端神器栏目第169期】9月9日,深受世界媒体和国人关注的我国重型直升机项目总算公开亮相了,在第三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我们在中航工业展区看到了一款某新型重型直升机的模型。从展板上的信息来看,这款重型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为38.2吨,最大巡航速度300km/小时,使用升限5700米,航程630千米,其技术指标甚至优于美国正在研制的CH-53K重型直升机,此次展出的模型细节完成度很高,说明该型直升机的详细设计已经完成 ,样机研制很快即将展开。 据媒体报道,中国与俄罗斯在重型直升机项目上的合作最早始于2008年,但在自谈判之始,双方就对重型直升机的联合研制有着明显的分歧。首先俄罗斯就希望中国出资参与90年代米里设计局已经研制米-46直升机的建造工作。但中国方面的意图是中俄双方发展新机型,中方完全参与重型直升机的设计研制,以便从俄方获得相关方面的关键技术。而俄方则是盘算如何避免与中国合作时的技术泄露,同时,俄罗斯也不愿既出技术,又出资金。最后,就整个项目的工作量和资金分配上,以及项目的由谁主导等问题中,中俄都存在矛盾。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俄就联合研制重型直升机项目进行了长期多轮谈判和技术性磋商,但7年过去了,时至今天,中俄重型直升机项目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进展,甚至到目前为止,连到底研制多少吨级直升机为目标都存在深刻分歧,外国媒体曾称,“这种情况让急需重型直升机的中国严重不满,由于俄罗斯自持自身掌握大量重型直升机技术,所以企图通过技术输出等借口向中方漫天要价,双方的谈判基础并不牢靠,在多次拖延之后,中方逐渐开始独立自主发展自己的重型直升机”,而此次展出的重型直升机模型就是这些努力的集中体现。 这次中航展出的重型直升机模型,在外观设计上有着EC175/AC352的感觉。或许说EC175/AC352,大家可能有些陌生,但说直-15大家应该就熟悉了,它是中航工业哈飞和空客直升机(原“欧直”)联合研制的中型多用途直升机。这也就可以说,我国在与西方合作研制中型直升机所积累的经验,在重型直升机的研制中得到了一定应用。加之,40吨级的起飞重量是我方的实质性需求吨位,所以从这方面角度来看,在重型直升机的中俄联合研制的工作中,我方的需求和设计把控上是有着很大的自主性,甚至有可能已经抛开俄罗斯另起炉灶。 从展板上公开的重型直升机的5700米的使用升限,可见是突出了在高原地区使用的需求。对重型直升机的需求上,美国多是出于军事用途,俄罗斯主要用于西伯利亚的建设,设计上更偏重平原地区的使用。而我国无论是西部地区开发、抢险救灾,还是维护海上权益、扩充军事装备,都迫切需要具备极强高原性能的40吨级重型直升机,这是我国国情和地貌基本环境的特殊需求决定的。而良好的高原性能对发动机的功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俄罗斯在重型直升机的发动机、传动系统、飞控系统等多方面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经验,这是我方与其联合研制的最根本动因。图为米-26直升机传动系统的巨大主减速器。但坚持独立自主的中国显然不愿意俄罗斯掌控这个项目的发展走向,未来俄罗斯将仅仅在个别技术上向中国输出一些经验,但总体上来说,中俄重型直升机合作已经分道扬镳。 而在中国重型直升机的发动机选择上,我国极有可能会选择乌克兰制造的D-136涡轴发动机,据悉,其2台8500千瓦发动机可以为40吨级直升机提供充沛的动力,通过在航程上的取舍,我国40吨级直升机进而在最大起飞重量、巡航速度、使用升限上都赶超了美国的CH-53K。重型直升机的发动机除了选择乌克兰制造外,我国还可能留有一个使用三台国产5000KW涡轴发动机的三发方案作为备份,这又让我国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和回旋余地。 从重型直升机的40吨级最大起飞重量来看,粗略估计来看内部载荷可达15吨,外挂能力为接近20吨,完全可以吊挂155毫米轻型榴弹炮或轻型突击车辆,全面具备了美国CH-47/53系列重型直升机的技术条件和运载能力,已经足以满足我国陆军集团军编制航空兵未来30年的需求。同时,在展会上,重型直升机模型旁的挖掘机等工程机械、集装箱也意味着其在民用领域的巨大潜力,将在供电系统建设、抢险救灾和森林防火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鹰眼图说军事,用图说军事的微信自媒体,认认真真做军事原创,我们让事实说话,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tsjunshi81(长按可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