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曝光了中国歼20战斗机最新2016号原型机,从互联网流传的照片看,与2013号、2015号原型机相比,2016号歼-20的气动外形基本相同,但2016号机的发动机外形似乎有所变化,DSI进气道鼓包也进行了改动修形,和机头雷达罩也一样采用了浅灰色涂装。有军事观察家认为鼓包内部可能加装了某种探测设备。此外,2016号机的右侧弹仓和发动机尾喷口似乎也有所变化。
军事评论员高峰认为,由于进气道设计关乎歼20的动力系统性能,因此2016号原型机对于DSI进气道鼓包的修改,不会是因为要在鼓包内加装探测设备。众所周知的是,DSI进气道技术目前只有中美两国掌握,而且对于鼓包的计算设计相当复杂,美国波音公司最终放弃了在其六代机上使用DSI进气道设计。因此除非歼20搭载的发动机出现变化,否则修改的概率是很低的。 歼-20目前的发动机还使用AL-31F(也有可能是WS-10),有分析称,,歼20相比美国的F22战斗机在推重比和翼载荷方面全面落在下风,在格斗中无法战胜F-22。实际上,歼-20为了实现更大的升力,必须使用鸭翼增升才能勉强维持较高的升阻比,那些说鸭翼让歼-20机动性更强的人忽略了这一点,在大迎角状态下,机翼的升力系数急剧下降。因此要改变歼20的技术弱势换装推力更大的发动机是唯一选择。 这两天有评论称,中国歼20战斗机可能要换装俄罗斯苏35战斗机的F117S发动机。军事评论员高峰认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中俄关于24架苏35战斗机的合同还没有签署,具体交易细则还是未知数。因此俄罗斯是不可能在苏35合同为开始之前就向中国供应F117S发动机的。如果这次2016号歼20的进气道修改真的与动力系统变化有关,那么最有可能的是换装国产涡扇15发动机。 WS-15全称涡扇15“峨眉” 涡扇发动机,是为我国第四代重型/中型战斗机而研制的小涵道比推力矢量涡扇发动机。WS-15由606所、624所、614所、410厂、430厂和113厂等单位专家组织研制。据悉WS-15主要用于双发重型隐身战斗机歼-20。
按照新型四代战斗机任务要求,“峨眉”航空发动机在循环参数选择上采用较高的涡轮进口温度、中等总增压比和比较低的涵道比。采用的新技术主要有损伤容限和高效率的宽弦叶片、三维粘性叶轮机设计方法、整体叶盘结构的风扇和压气机、单晶气冷涡轮叶片、粉末冶金涡轮盘、刷式封严、树脂基复合材料外涵机匣、整体式加力燃烧室设计、陶瓷基复合材料喷管调节片、三元矢量喷管和具有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控能力的双余度式全权数字式电子控制系统。发动机由10个单元体组成。 之前国内媒体报道称,中国自行研制的推力推重比为9的涡轮风扇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机CJ2000于2005年4月14日首次点火成功后,推重比为9的涡轮风扇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机已于2005年7月上旬在台架运转试车时,各种性能完全达到了设计指标,转速推到地面最高转速(换算转速102.2%)-----“峨眉”航空发动机的技术验证机在2006年5月首次台架运转试车成功。预计,2009年6月“峨眉”发动机的原型机将完成FRET(飞行前鉴定试验阶段),预计2013年3月发动机完成设计定型试验。
军事评论员高峰称,2016号歼20原型机进气道和发动机尾喷口的修改最大可能是是与发动机有关,不排除是换装国产涡扇10改进型发动机。但是按照上述涡扇15研发试验的规划进度和近期关于中航涡轮院的航空发动机成就报道来看,中国的涡扇15“峨眉”航空发动机现在应该露露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