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秦始皇统一六国,全靠这一战打下基础!

风长眼量保证,发表在文章中的所有地图和图片均为自制,绝对原创!

战国中后期,战争越来越残酷,秦与六国既是军力的对决,也是粮食后勤的较量。长平之战,秦国因粮食补给略强于赵国,迫使赵国率先用赵括替换廉颇。到了秦始皇灭六国时期,秦国灭楚国,王翦更是动用60万兵力,跨年度在楚国作战。如此大规模消耗战,若没有庞大的后勤补给,是不可想象的。

秦始皇是秦惠文王的五世孙,而秦惠文王南下巴蜀,让秦国耕地大幅增加几倍,兵员也增长不少,这才奠定了秦国争夺天下乃至统一天下的基础。

我们来看看秦惠文王时期,巴国和蜀国的情况。

巴国,地处四川盆地东部,是一个古老的诸侯,春秋时期曾沿着长江东进,与楚国发生过交战。

进入战国时期,巴国西面要防御强盛的蜀国开明王朝,东面要抵御楚国的进犯,国势渐微。

楚怀王即位之前,楚国已经逆长江西进,攻取了巴国的旧都枳(今重庆涪陵)。

涪陵是巴国人心中的圣地,巴国的宗庙陵墓多在这里,若不是实在无力抵抗,巴人是不会放弃涪陵的。

而咄咄逼人的楚国,正谋划着西进彻底灭亡巴国,巴国为了躲避楚国的锋芒,将国都由江州(今重庆)迁移到了北部的阆中。

巴人迁都的举措,等于是给楚国让出了更大的拓展空间,楚人西进灭巴国,然后再灭蜀国占领整个四川盆地,似乎也只是时间问题。

图-楚国进入四川盆地

秦始皇统一六国,全靠这一战打下基础!

四川盆地的面积,约为三个关中平原的大小,若是这个天府之国被楚人占领,楚国所占领的面积,就相当于三国时期蜀国和吴国两国的总和,而曹操的魏国,则被秦国、赵国、魏国、韩国、齐国、燕国六个诸侯所瓜分,楚国一统的趋势,到时候恐怕无人能阻挡。

由于其他诸侯与巴蜀两国不接壤,当下能够直接阻止楚国占领四川盆地的诸侯,只有秦国!

再看蜀国的情况,自秦惠公晚期秦国夺取蜀国汉中之后,蜀国的实力并未受损多少,汉中对于蜀国来说只是一块难以管辖的编外之地。

实际上蜀国国力强盛,将巴国挤压在东方的丘陵之中,四川盆地的老大无疑是蜀国。

到了公元前368年,蜀王杜尚做了一个事情,封其弟为汉中侯。

与中原的分封一样,蜀国开明王朝也会分封诸侯,得封的同样多是蜀国宗室。

蜀王杜尚在葭萌这个地方,封老弟为汉中侯,还是基于地缘因素考虑的。

葭萌,在蜀国北部,处于蜀国北方唯一交通要道,金牛道的末端,是蜀国的北大门。

蜀王杜尚的意思,是让老弟把守蜀国北大门,这么重要的地方,只有宗室才能让蜀王放心。

而汉中侯这个称呼,意味着蜀王将汉中,也遥封给了老弟。这种遥封,在中原很普遍,周天子就曾经将岐山以西的土地,遥封给秦国,虽然分封的时候周朝并不掌控这块土地。将敌人的土地封给自己人,也算是一种鼓励。

蜀王的本意是很好的,但是到了第二代蜀王和第二代汉中侯,两地巨大的贫富差异,让这两个同根生的国度,产生了剧烈矛盾。

蜀国地处四川盆地,天府之国,粮食充足,人口稠密,富足充实。

而苴国地处大巴山脉西段,全国境内尽是险峻山峰,可耕种土地少的可怜,甚至都不能自给自足。苴国国君想不通了,我为蜀国把守北疆,这粮草辎重总要支持我吧。

可是蜀王的想法又不同,你是分封出去的诸侯,还伸手找我要,没有,不给。

于是貌合神离,苴国名为蜀国诸侯,实际上是翻脸了,只是苴国北面是秦国占据的汉中,夹在中间的苴国,两头不讨好。

恰在这时,巴国见缝插针地来与苴国结盟,向苴国提供一些支援。

四川盆地,呈现了蜀国独大,巴国苴国结盟抗衡的态势。

秦国如果要赶在楚国完全控制四川盆地前进入天府之国,苴国是必经之地,那么与苴国结盟,就是秦国南下的唯一途径。

这个备受大宗歧视的苴国,一下子变得非常重要,巴国和秦国纷纷前来赠送美女和物资,苴国上下与蜀国对立的情绪更深了。

现在秦国朝堂之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针锋相对的声音。

相国张仪认为应该立即攻打韩国,从韩国打开突破口,进军中原。

青年将军司马错则认为应该抢在楚国之前拿下蜀国和巴国,否则让楚国占领了该地,后患无穷。

秦国咸阳,王宫之内。

张仪启奏道:“大王,今岁正值韩国旱灾,出函谷关便是韩国,如此天时地利皆在大秦,大王宜早作决断!”

对面青年将领司马错,语气不急不慢对秦惠文王道:“禀我王,如今楚国对巴蜀虎视眈眈,若让楚人先入巴蜀,威胁汉中,此事关系汉中乃至关中的存亡!”

张仪着急道:“攻巴蜀是舍近求远,舍易求难!”

秦惠文王稳坐王位,他早已不是二十年前那个玉面少年,如今秦惠文王的脸上只有威严和男性的冷酷,他对玉廷下离自己最近的弟弟公子疾道:“爱卿有何建议?”

公子疾也早就不是当初那个喜欢出主意,号称智囊的公子疾,如今的公子疾,已经是秦军中的一号人物。他不但深有城府,而且轻易不表露主意,除非秦惠文王亲自问。

公子疾脸上不带任何表情地回答:“禀我王,眼下攻取巴蜀,是我大秦迫在眉睫的要务!”

张仪急的要辩驳,却欲言又止,他见秦惠文王两眼中闪烁着睿智,仿佛能把一切看透。

这一瞬间张仪明白了,自己终究是个外人,公子疾平日对自己颇为不屑,他刚才跟秦惠文王说话,连看都不看对面的自己一眼。

张仪这几年战功不大,合纵连横的收获也不大,虽然贵为相国,在秦惠文王面前逐渐失宠,早已没有了十年前获得爵位时的意气风发。

张仪的身份不比公子疾,就连司马错他都比不上,司马错是公子疾的得力干将,又是土生土长的秦人,颇受秦惠文王喜爱。

事情本身,似乎也是司马错的意见更合理,长远更利于秦国。秦国可以在日后任何时间攻入韩国,但是若错过了入川的机会,等楚国先入川,后患无穷。

秦惠文王雄才伟略,怎能看不透这一点,他拒绝了张仪的提议,决定采纳司马错入川的建议。

司马错曾经派人乔装入川,对入川的地形做过细致的研究,为了入川,司马错早就做了各种准备,这也是日后他在川中屯兵数十年的原因之一。

我们来看看从汉中入川的两条道路。

汉中往南的两条路是“4金牛道”和“5米仓道”。

“4金牛道”得名是因为后来司马错入川前,秦惠文王赠送蜀王金牛,“4金牛道”以前的名称已经失传。“4金牛道”的南面是苴国的关塞葭萌,这里真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5米仓道”则是一条异常艰险的道路,可以直通巴国。三国时期占据汉中的张鲁被曹操打败,狼狈中迫不得已选择了从这里逃入巴蜀。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两条路一条是要塞镇守的鬼门关,另一条是野兽出没的峭壁峻岭。

“4金牛道”和“5米仓道”,其中“4金牛道”的两侧有一些河谷,保证了通行中的供水,地势也相对平坦一些,因此“4金牛道”,被当做秦军入川的唯一通道。

图-蜀道难

秦始皇统一六国,全靠这一战打下基础!

秦国要从汉中经“4金牛道”入川,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4金牛道”需要重修,不然秦军许多大型的攻城设备如床弩之类都无法运输,二是必须顺利通过关塞葭萌。

秦王与蜀王,此前的关系还不错,两国之间夹着一个苴国,领土并不接壤,利害冲突不如几十年前苴国受封之前。

为了进一步麻痹蜀王,试探蜀国的实力,秦惠文王邀请蜀王,到汉中狩猎。

此时的蜀王,是开明王朝第十二任国君,是个雄心勃勃的家伙。

蜀王得秦王之邀,屯兵十余万在葭萌关附近,然后领一万精兵前来汉中赴约。东道主秦惠文王也引兵数万迎接,秦王与蜀王会猎于汉中,各色旌旗四处飘扬,真个盛况空前。

汉中属于亚热带气候,北部冷空气被秦岭阻挡,气候温和湿润,被誉为天然温室。

汉中独特的气候和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南北动植物共存的地区,也是狩猎的好去处。

汉中南部的褒谷一带,滨临大巴山,属于低山丘陵地带,没有秦岭的险峻,野兽也多,是绝佳的天然狩猎场。

秦王与蜀王会猎地,就选在了这褒谷之中。

秦王与蜀王各引数百骑,进入谷中,后面步军上万,浩浩荡荡跟着。

有斥候来报,前方发现羚牛,秦王与蜀王相视一笑,驰马疾奔,后面马队恨识趣地保持着安全距离,以免赶走猎物。

两骑跟着羚牛的脚印进入密林深处,被一群野狼给盯上了,几头,十几头,数十头,越来越多,不动声色地跟着。后面的马队相隔几里远,两王各吹一声号角,马队赶过来恐怕也要半柱香功夫。

秦惠文王额头冒汗,他侧眼望蜀王,蜀王已经张弓搭箭,反身一箭命中一头大黑狼。

秦惠文王回过神,也不甘示弱,弯弓一箭,又一头大黑狼来不及嚎叫便重重跌倒。

部分野狼停止尾随二王,开始争食同类的肉体,狼性本然。

二王用这个方法,脱离了狼群,虚惊一场,那蜀王可是打猎的高手,不但知道如何轻而易举对付狼群,还率先射中并用长矛刺杀了几头羚牛。

一天的短暂时光,在紧张刺激的环境中度过,两军将士扛着二王狩猎的战利品,个个精神抖擞,回到了大营。

星月覆盖下,两军大营洋溢一片热闹欢乐的气氛,开吃野味之前,人的心情一般都不错。

羚牛、山羊、野兔,各种野味,都给烧烤得香气四溢,一堆堆的篝火,四处挥舞的火把,把广及数里的营地照得火红通亮。

秦军中军大帐,秦惠文王对蜀王推崇备至,请蜀王上座,席间多次奉承蜀王之英勇,并落落大方地赠送蜀王豪礼:五座大石牛。

石牛在古代是神的化身,很多王公贵族的陵墓前,都放几头石牛来镇鬼和妖。

到现代,牛依然被赋予一种美好的意义,股市上涨的时候称为牛市,这是现代人的一种图腾。

巨大的石牛,屁股底下还放了金子,意思是这石牛能拉出金子来。

蜀王当然不会去验证是否石牛真能拉金子,这么巨大的石牛,本身也就是权力的象征,蜀王没有理由不收这个重礼。

这次汉中相会,给蜀王的映象是,秦惠文王不过如此,秦国忌惮蜀国的强大。

当时已经夺取河西和上郡,多次击败三晋的秦惠文王,就这样麻痹了蜀王。

事后在运送石牛时,遇到麻烦了,因为石牛太大,必须要修一条坦途来运回蜀国。蜀王并未有太多犹豫,下令修道,于是蜀国动用大量人力,在大巴山西段重修“4金牛道”。

蜀王如此大胆地下令重修金牛道,难道他不怕秦军打过来吗?

现实中的蜀王,自信心很足,论兵力,蜀国并不比秦国少。论领土面积,蜀国也与秦国相当。而且蜀国一直是四川盆地的老大,对于关中的秦国,开明王朝的蜀王并没有将对手放在多么高的位置上。

即使修好了道路,苴国的葭萌关,也是秦军不可能跨越的天堑。

站在蜀王的立场来看,金牛道修好了,反而方便蜀国北上重夺汉中,蜀王因此大胆修筑金牛道。

公元前316年7月,金牛蜀道刚修好,蜀王还没来得及把石牛运回家,秦惠文王派大将司马错率领二十万雄狮翻越秦岭,进入苴国。

在这条金牛道上,秦国军队滚滚南下,势如破竹,苴国沿途设下的关卡和据点由于没有准备,在秦国虎狼之师面前,一触即溃,形同虚设。

秦军这一突破,一举攻到葭萌关(今广元市昭化镇),也就是苴国的都城,才遇到真正的抵抗。

葭萌关三面环山,两面临水,是蜀国的咽喉所在。几任苴侯在这里镇守几十年,兵强马壮,秦军攻到这里终于碰到了钉子。

虽然此前苴国与秦国关系不错,反而与蜀国关系紧张,但是现在外敌当前,苴侯还是站在了自家人的队伍里。

苴侯在葭萌关顽强抵抗了几天之后,蜀王亲率大军赶到,蜀国兵力足有二十万。蜀王御驾亲征,迅速赶到战场,确实也不是平庸之辈。但蜀王坏就坏在过于托大,没把秦军放在眼里。

蜀王下令全军出关,与秦军对攻。于是,秦、蜀两军排开阵势,一场决定古蜀国开明王朝命运的葭萌大战,就在葭萌关外的旷野河谷上开演了。

双方的战车开不到这个山区里面来,主要都是步兵。两强相争勇者胜,特别是在平原上面对面的肉搏,就看哪一方更加勇猛了。

秦军前列,是司马错着力打造的铁鹰锐士,只有三百人。

战国时期,天下一共有四支最为强大的军队:魏武卒、胡刀飞骑、技击之士、铁鹰锐士。

第一支是魏国吴起训练的魏武卒。魏武卒士兵手执一支长戈、身上背着五十支长箭与一张硬弓、同时携带三天军粮,总重约五十余斤,连续急行军一百里还能立即投入激战。

第二支是赵国赵武灵王训练的胡刀飞骑。胡刀飞骑全部是轻骑兵,机动力强,来去如风,李牧用他们斩首匈奴十余万。

第三支是齐国的技击之士。技击之士,是配合战车作战的轻骑兵。这些轻骑兵武艺高强,弓马娴熟,剑法超群,熟练掌握军阵阵法,是最具技巧性的兵种。

第四支就是司马错训练的铁鹰锐士。铁鹰锐士选材标准,综合了前三种军队的标准。因此,秦国的铁鹰锐士,是精锐中的精锐,人数很少,司马错只选出来区区三百人作为铁鹰锐士,秦国全盛时期铁鹰锐士也不过一千六百人左右。

葭萌关外,双方大战一触即发,展开生死肉搏。

秦国的铁鹰锐士,在一般战斗中,也就是几个铁鹰锐士在前面带领冲锋,像魔兽一样杀开一条血路,后面的大部队趁机掩杀。

而这次入川之战,司马错带了全部三百铁鹰锐士,在这次葭萌战斗中,三百铁鹰锐士悉数参战并冲锋在前。

当三百铁鹰锐士,半人半鬼般把蜀军撂倒一大片时,蜀国军队才意识到这些人简直个个都是杀神,想避开已经来不及了。

葭萌一战的结果不言而喻,蜀王大败南逃,整个开明王朝的全部家当,也在此一战之中灰飞烟灭。秦军乘胜掩杀,穷追不舍,不给蜀王半点喘息之机。

秦军从葭萌关一直追至武阳(今四川彭山县东北一带),杀了蜀王,全歼蜀军。蜀国王子安阳王带领一支残部辗转南迁,最后一直流亡到交趾(今越南北部)才落脚。

一百年后,安阳王的后代,又被秦始皇帐下的将军赵佗击败,逃到海上,开明王朝就此没了音信。

秦军取得蜀国之后,再一举东进江州和阆中,灭掉了巴国。

相对前几年的战争,这一战秦军除了在葭萌关折损了不少人马,后续进展非常顺利,因此加官进爵的将士比较多,司马错更是升到了左更(二十级军功爵位制第十二级)。

至此,秦国北有上郡,南有巴蜀,东有黄河与函谷关,地势易守难攻,当时被称为“天府雄国”。再加之商鞅变法所创造的军事和农业条件已渐臻成熟,秦国由中等诸侯,一跃成为超级大国。

图-秦国下巴蜀

秦始皇统一六国,全靠这一战打下基础!

秦国攻占蜀国和巴国后,疆域扩张一倍左右,综合国力大幅提高。

秦国在这里修建了都江堰,将成都平原作为秦国的粮食基地,以供应秦军常年征战,这一战奠定了秦国打天下的农业基础。

秦国入川之后,并未完全使用秦国的国策来统治川民,而是使用一种羁縻政策,即基本政策与秦国一致,但是统治阶层仍然会起用一些原来蜀国和巴国的旧贵族。

秦惠文王封原蜀国公子通为蜀侯,留守成都,保留其高贵血统,这在西周时期很常见,到春秋年间还有不少案例,但是战国时期却很难得一见了。

秦惠文王这么做,是担心蜀人难以从心理上接受秦国的统治。

同时,秦惠文王又派陈壮出任蜀侯的相国,名为辅佐蜀侯,实际起监视作用。

更绝的是,秦惠文王任命张若为蜀郡太守,无论是秦军镇守在蜀国的兵力,还是蜀国本身的兵员,都只受张若节制。

张若在蜀国经营数年,修筑城邑无数,包括成都城。后来第二任太守李冰,修筑都江堰,为蜀郡和秦国造福。再加上司马错,这三人为战国时期蜀郡的发展,奠定了最伟大的功勋。

这样一来,蜀国就只是名义上还是开明王朝统治,实际上已经完全并入秦国。

秦国拿下巴蜀的战略意义非常重大,秦国不但抢在楚国之前占有这片广袤之地,而且也对楚国取得了地缘上的优势,秦国获得了从水路进攻楚国的长江通道。

本文节选自《地图里的兴亡》系列章节

秦始皇统一六国,全靠这一战打下基础!

作品简介

本书以历史与地理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制作500副精美地图来重写中国春秋战国史,打破读史无图的遗憾,回归左图右史的传统。国家认证,中图社权威发布。

地形图,展现山川河流地貌。

路线图,复盘真实历史事件。

形势图,解说兵戈铁马烽烟。

疆域图,呈现合纵连横进程。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