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眼图说军事 尖端神器栏目第190期】据外国媒体最新的相关报道称,我国已开发出开拓者、快舟和飞天系列快速固体运载火箭系统。这些新型火箭系统实现了我国运载火箭快速发射的“小时级跨越”,与现役以液体推进剂为动力的长征系列火箭相比,它的发射准备时间由“月”缩短为“小时”,将火箭发射周期缩短至24小时,卫星发射简便到一只数十人的小分队就可以独立完成火箭发射和基本测控。 外国媒体认为,由于发射技术的提高简化了发射准备程序,如果实战需要,理论上,中国完全可以在战前大量库存这些火箭,在战时,中国军队甚至可以每天发射卫星,常态化快速补星的能力对提升我国整体空间作战能力实际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细心的网友一定会问,我国近年来接连研制发射了快舟和飞天系列快速固体运载火箭,加上刚刚不久前发射的长征-6型运载火箭,我国为什么要发展这么多小型快速反应火箭呢? 我们知道,由于卫星自身的脆弱性以及缺乏反应能力,使其无法应对未来的挑战,从卫星在现代战争中无可替代的作用来看,如何保证卫星在太空中安全稳定运行与如何提高卫星技术水平同等重要。也就是说,如果一方的反卫星技术先进,一旦发生“太空战”,对另一方的卫星及通讯指挥系统将具有极大的威胁。我国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快速响应火箭就是扎扎实实在为未来的太空战做好准备,任何企图通过太空战来压制中国的国家都要好好想想,中国的防御能力和对应手段。
在“太空”中反卫星是进攻的手段,而卫星的快速发射能力则是“太空战”中尤为重要的防御措施之一。卫星的快速发射能力,为己方维护太空资产,保障天基的监视与侦察,情报、通讯、导航与定位、预警等功能提供了前提条件。当在己方的卫星被敌方摧毁后,己方能快速发射相关功能的卫星进入轨道,迅速弥补该系统卫星失去的功能,使己方的天基卫星系统仍能正常运作。 通俗地说,某新型固体燃料火箭和“快舟”火箭的理念都是:在隐蔽地域待机的发射平台接受发射命令,携带有星箭组合体的机动发射平台在战术掩护下移动到预定发射阵地,星箭组合体发射升空,并迅速进入预定轨道。从接到命令到投入使用,整个发射过程仅需数小时或数天,而常规发射则需要至少6个月到9个月。不同的是,某型固体燃料火箭的火箭与卫星不组成一体化结构,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卫星随即临时发射相应的内容,而“快舟”火箭的卫星是已经顶置好的,不能临时更换,但发射准备时间更短,最小准备时间为4小时。这是某新型固体燃料火箭与“快舟”火箭最大的局别。
2013年,“快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抢在美国之前,成为首个完整发射卫星一火箭一体化快速应急空间飞行器试验的国家,2014年和2015年,中国连续发射长征-6和快舟火箭,则让中国快速反应空间作战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有了“太空快速响应”能力,一旦需要,可以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内,由发射车开到一个安全位置,将其发射上天。 鹰眼图说军事,用图说军事的微信自媒体,认认真真做军事原创,我们让事实说话,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tsjunshi81(长按可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