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次出现战舰的记录是《左传》。 公元前485年鲁哀公十年,“公会吴子、邾子、郯子。伐齐南鄙,师于鄎。齐人弑悼公。赴于师。吴子三日哭于军门之外。徐承帅舟师将自海入齐。齐人败之。吴师乃还”。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记载吴国舟师(海军)出征的事,说是吴国海上攻打齐国,齐国失败,吴国凯旋而归。这里的海军配备的是什么样的呢?
(后人还原的大翼) 说来也是非常的巧合,世界历史也记录了一场海战,公元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率100个民族组成的30万大军、战船1207艘,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分水陆两路远征希腊。这时候的战船翻译成三桨座战舰,也算的上是他们的第三代战舰了。
考古石刻中公元前700腓尼基人的单桨座战船
(这是后人做的还原模型) 逗比鱼自然是没有坐过这两种船,所以只能拿点数据对比一下。 战舰大小 大翼战船:12丈(约24米左右),宽1丈6尺(约合3.2米)。 三桨座战船:37米左右,宽度未知。 简单比较下来看,三桨座战船在大小上是胜过中国战船的,原因也很简单,中国是内陆战打得多,海战打的少,而河上的战争虽然也有,水却不如海水深。至于西方的船,之所以这么大,是因为大家都围着海,而不是湖泊,要小了,可能就被风吹走了。 大家也可以看到,中国战船没有风帆,而西方的是有风帆,风帆的主要作用除了加速,也有平衡船只的作用。海上风大,自然要悠着点。中国不常海战,所以,在风帆上的研究和开发自然投入力度不够。 承载的桨手与配备 大翼战船:桨手50人,士兵约20多人。 三桨座战船:174名左右(每个人一个桨),因为是三桨座战船,所以船体分了三个层面来让桨手划,这么算来每个层面的人都有一个人。做道简单的数学题,就是一层有58人,约莫与中国的大翼人数相等,那么三层就是174号人。标枪手14名+弓箭手4名,水手25个,船长1个。 西方的军队编制与我们有所不同,西方战船上的大部分配备是花钱雇来的,而中国一般而言是自己训练的。之前,逗比鱼说的伯罗奔尼撒战役中,斯巴达人就拿了波斯人的钱把雅典人的船长,桨手,各种都挖墙角挖过来了。 船的作用 大翼战船:可以登陆作战。 三桨座战船:撞击,攻击,登陆,逃跑。大家看到三桨座战船的一头是尖尖的,这是干嘛的呢?其实是用来装船用的。海战的时候,船可以对其他船只的船侧身进行撞击,造成船体倾斜,严重破损,翻覆。同时,配备了标枪和弓箭,还是用来进行攻击甚至掩护登陆作用,至于逃跑,后弦的地方还甚至了逃跑的跳板,船的两侧也用金属或是皮革进行一定保护。 据研究三桨座战船有效撞击的速度为10节,相当于18.52公里/小时,中国近代海军的主力舰定远号的航速是14.5节(注:1节等于每小时 1海里,也就是每小时行驶1.852公里)。 根据简单的数据对比来说,中国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战舰水平是略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战争发展的需要,因为中国那时候基本内陆战争,所以不会在海战工具上多作考虑,中国的贸易往来也很少从海上来进行,所以,没有发展的需要。既然没有发展的需要,自然就要差些。 而相比之下,波斯,希腊,迦太基,哪怕是埃及,罗马,那都是靠海吃海的国家,海上贸易也是他们主要贸易往来的形式,所以造船发达是很正常的事儿。 另外,在中国,士兵是靠国家养着的,而西方开船的很多是雇佣性质,有钱赚,大家自然投资,这也导致了在某段时间,地中海的木头都被砍得不剩多少了。 所以,有得自然就有失。 改天,逗比鱼也会给大家说说海上战争那点事儿。 喜欢逗比鱼的,记得关注逗比鱼的大千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