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陆战队有着两栖精英,两栖蛟龙的美誉。以两栖登陆作战为主要任务,其艰巨和危险可想而知,可以说是最为危险的兵种,也因此,它在各国军中都代表着精锐,不仅人员接受最为严格的选拔与训练,装备也通常是特意订制的。 中国海军陆战队的历史算不得悠久,最早只能追溯到1953年的海军陆战第1团,可惜后来被改编为陆军,所以今天海军陆战队历史只能从1980年5月开始计;规模也不大,目前仅有2个陆战旅。相比之下,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历时可以追溯到1798年,目前其规模更近于20万人。 不过有一点,我们可以自豪的地说,中国海军陆战队的两栖装甲车辆是全世界最好的,不用怀疑,没写错,确实是最好的。
原本海军陆战队的强国为原苏联与美国,装备自然也是最强的。原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虽说保留了规模不小的海军陆战队,但是因经济等原因的限制,实际上无力开发新的两栖装甲车辆。美国则处于另一种状态,自二战之后,陆战队再没赶上什么大规模登陆作战,只要参与规模大一点的行动,必然被当成陆军部队使用,实际上对于两栖装甲车辆的需求太小,既便研制出了AAAV两栖突击车,也没有大量装备。 其他国家先后因为各种原因,暂停了两栖装甲车辆的研发工作,中国反而不断加大投入,最终现实了赶超。事实上,中国早年虽说取消了海军陆战队的建制,但是对于两栖装甲车辆的研发工作一直没有停止过,毕竟中国太大,地形复杂,尤其是江河众多,水网地区也不少,对于两栖装甲车辆的需求不小。
中国最早的两栖装甲车辆为63式水陆两栖坦克,其研制开始于1958年,定型于1963年,后来又在其基础之上,开发了77式两栖装甲输送车、76式水陆坦克抢救车、122毫米自行榴弹炮等车型。这些车辆构成了中国海军陆战队的第一代两栖装甲车辆家族。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军事科技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军事工业人员对63式水陆坦克进行了及时、开发出63A水陆坦克,别看只是改进型,但采用了大量高新技术,性能提前很大,尤其是换装105毫米坦克炮,令其拥有相当大的火力优势。
63A水陆坦克的出现,仅仅是一个开始,不久中国即研发了05式两栖装甲车族系列,目前已经列装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取代了旧式车辆的地位。 05式两栖装甲车族的主要成员为ZBD-05两栖步兵战车,与63式水陆两栖坦克相比,ZBD-05两栖步兵战车的水上运动速度有突破性提高,大大缩短了在抢滩登陆过程中暴露在敌人火力中的时间,火力也相当强,采用装备30mm机关炮的双人炮塔,炮塔上装有相应的观察瞄准设施。炮塔两边各外挂有一枚红箭-73A反坦克导弹。 05式两栖装甲车族的另一个成员就是05式两栖突击车。由于登陆作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求登陆作战部队必须具备较强的独立作战能力,于是05式两栖突击车也就应运而生了。它最主要的优点就是火力强,拥有一门105毫米加长身管低后坐力线膛坦克炮。该炮由63A式坦克105毫米线膛炮改进而来,通过增了制退器等措施降低火炮的后坐力和后座行程,其配套的脱壳穿甲弹具备在2000米距离能够击穿600毫米左右的均质装甲,具备较强的反坦克能力,对付主要假想敌M48H和M60A3没有问题。除了穿甲弹,炮射导弹也是突击车的重要反坦克弹药。根除了上述反装甲弹药,突击车还会配备混凝土攻坚弹、人员杀伤榴弹等,由于突击车要履行反坦克、反工事等繁重任务,需配备多种弹药,以满足不同要求。
05式两栖装甲车族还包括两栖装甲指挥车、两栖装甲抢救车,相信今后还有更多的改型出现 ,比如:自行火炮型,反坦克导弹发射车,防空导弹发射车等等。 相信凭借着,这些先进的两栖装甲车辆,中国海军陆战队在未来战争中,将能攻善守,所向无敌的“陆地猛虎,海中蛟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