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英国拥有52艘各型航母,但是由于二战之后爆发了殖民地独立浪潮,英国失去了印度等大部分的殖民地,国力受到了极大的损耗,财政逐年下滑,因此英国皇家海军对航母进行了大裁剪,抛去退役封存和拆解的航母以外,另有35艘美国建造的护航航母被归还给美国,1艘护航航母被改造为海上纪念馆;而其余航母则以赠送和出售等形式交付给了法国海军、印度海军、澳大利亚海军、荷兰海军和加拿大海军等。在社会政治家们的鼓动下,航母成为了皇家游艇的代名词,成为了皇家海军奢侈浪费的代表,为了腾出更多的财政经费用于他处,截止20世纪60年代,英国皇家海军仅存“鹰”级舰队航母两艘,和一艘“竞技神”号轻型航母。 “鹰”级航母属于二战期间设计的原鲁莽级舰队航母,1942年,英国海军部成立了未来造舰委员会(FBC),负责规划建造英国皇家海军未来的舰队计划,FBC在经过研究后,决定取消狮级战列舰计划,转而集中资源研发新型航空母舰,以作为其未来舰队的核心,经过认真的考虑,最终决定建造4艘怨仇级航母和4艘鲁莽级航母,由于战时造船厂施工任务紧张,因此这8艘舰队航母截止战后都没能完工。鉴于经济形势紧张,“海军裁撤专家”工党政府于是将大砍刀伸向了这八艘军舰,其中4艘怨仇级被全部取消建造,而鲁莽级的后两艘“鹰”号和“非洲”号也被砍掉建造计划。
这样就只剩下了完工度较高的前两艘“鲁莽”级继续建造,首舰被改名为“鹰”号,二号舰被改名为“皇家方舟”号,因此该级舰又被称为“鹰级”航空母舰。其中“鹰”号航母于1951年10月服役,标准排水量36800吨,满载排水量46500吨,舰长245米,舰宽34.5米,动力采用4台帕森斯式蒸汽轮机,8座海军部式三鼓重油锅炉,总功率153000马力,最大航速32节,载油料5500吨,续航力为7000海里/18节,载机60架(现代化改装之前)。二号舰“皇家方舟”号航母则在1955年2月25日加入皇家海军,这艘航母是世界上第一艘在服役时就具备弹射器和斜角甲板以及光学助降系统的航母;其标准排水量为43340吨,满载排水量为53060吨,长219米,宽52.1米,动力也和“鹰”号一致,不过由于排水量更大、舰体更宽,因此航速降低到31节,不过搭载的燃油更多,因此续航力高达11265海里/14节,载机为40架(“鹰”号经过现代化改装后,载机也变为40架,和“皇家方舟”号一致)。
航母的裁剪导致的海军作战样式的变化,在60年代已经开始进行。在二战后东西方对抗初期,英国皇家海军的主要战略任务是要在西方盟国的支持下,建立格陵兰—冰岛、冰岛—挪威防线,目地是阻塞包括核潜艇在内的苏联红海军进入大西洋的通道,并且能够封锁波罗的海进入北海的通道,同时具备在北大西洋上空拦截苏联轰炸机的任务;除了这些和盟国一道对抗苏东集团的任务外,皇家海军还承担有实践本国“苏伊士以东”作战设想的任务,希望能够保留住中东地区这个最后的势力范围。
应该说,加上“竞技神”号轻型航母在内,皇家海军在冷战刚刚开始,苏联50年代开启大海军建设的年代里,仍然具备成为西方世界排行第二的实力,在西方的军事同盟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以担负起为北大西洋活动的西方舰队提供空中掩护的任务,也可以完成好阻挡苏联轰炸机和核潜艇的任务。1956年,“鹰”号大型航母为旗舰的皇家海军参加了苏伊士运河战争,舰队对埃及实施了海上封锁,并对埃及的开罗、亚历山大、塞得港、伊斯梅里亚和苏伊士等城市进行了轰炸,首先摧毁了埃及空军基地和机场,炸毁了停在机场的飞机约200余架,随后又攻击了埃及在苏伊士运河地区的防御阵地、高炮阵地、弹药库和补给站以及岸炮阵地等目标,随后英国航母又投送了一个营的登陆部队上岸,这也是历史上首次使用舰载直升机从舰到岸投送大量的登陆部队,为两栖攻击舰理念的发展提供了实战借鉴;在以“鹰”号航母为首的联合舰队协助下,英法以联军取得了军事胜利,显示了皇家海军当时仍然具备强力干涉地区局势的实力,在冷战时期成为了西方对抗苏东势力的重要后盾,可以说,这些最后的皇家海军舰队航母延缓了英国世界地位的下降,维护了英国的国家尊严。好景不长,仅仅到70年代,两艘“鹰”级大型航母就先后退役,结束了其短暂的服役生涯,也同时把英国国力的衰微暴露了出来,然而激进的社会政治家们并没有这么想,他们痛恨航母,他们想要皇家海军永远不要建造航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