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史团队作者:张国志 人类最早的辉煌文明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约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间),随后,尼罗河下游(古埃及文明,约公元前3200至公元前343年)和印度河中下游(古印度早期文明,约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也诞生了辉煌的文明。这些最早的辉煌文明区域为什么诞生在这些大河边?而不诞生在其它大河边?比如长江、亚马孙河、刚果河、密西西比河等众多著名的大河边。
(图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与尼罗河下游的古埃及和印度河中下游的古印度) 这主要是湿润地区的河流流域发展不出人类最早的辉煌文明,虽然这些湿润地区的河流流域内,远古人类是普遍存在的。即这些湿润地区的河流流域内,很早就有文明,但谈不上高度文明。比如在尼罗河下游文明诞生时,尼罗河下游有人类活动,其它众多的大河流域都有人类活动。在尼罗河下游文明诞生前,尼罗河下游有人类活动,其它的大河流域也有人类活动。在人类高度文明诞生前,远古人类已经广泛的分布于陆地几乎每一个角落。但最早的人类辉煌文明,却不会无选择的随意产生。最早的人类辉煌文明只能产生在干燥而有水源的地方,两河流域、尼罗河下游、印度河中下游符合这个条件,都发展出了先进的农耕文明。 为什么哪些湿润地区的大河流域,没有条件产生最早的先进农耕文明呢?原因是湿润地区的大河流域环境相对复杂,对人类的能力或知识要求高。而尼罗河下游、印度河中下游、两河流域,由于地处干旱地带,又是热带地区或亚热带地区,环境及气候的变化简单,对人类的能力知识要求低,人类更容易适应这里的生活、生产(主要指农业耕作)。
(图注:古埃及农耕图) 在尼罗河下游、印度河中下游、两河流域的远古人类,只要获得耕作的能力,便如鱼得水。会很快发展成,高劳动力投入,高产量回报的发达的农耕社会。而在湿润地区的远古人类,如果也同样获得耕作能力,由于自然条件复杂,各种技术的前进速度会较慢,粮食亩产很难提高,社会文明发展速度自然较慢。 总之,最早的人类辉煌文明诞生地,诞生在那些对于农耕发展限制小的地方,或对农耕发展比较简单的地方,人类常年取水较容易的地方,在热带地区或接近热带的地区。 只有农耕社会,才会发展成最早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农耕社会,才会形成人类最早的辉煌文明。其本质在于农耕地区可以养活的人口数量比较多,其实质是单位面积土地可以养活的人口数量比较多(人口密度大)。因为,社会发展速度或科学技术的前进速度与人口数量成正向关系。在人口数量一定时,人口密度越大,就越有利于社会发展(人口密度越大,则人群生存区域越小,人们的相互交往频率就越大,或相互交往对象平均就越多,信息的传播速度就越快,技术的普及与前进就越快)。 某个区域的发展速度还与人们的平均空闲时间成正比,可以说成是空闲创造文明。这个空闲是指,为吃而进行的必要劳动以外的时间,这个必要劳动是指农耕活动。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满足了吃,还有其他想法,是空闲不下来的。或被迫空闲不下来,或主动空闲不下来,但就是这一情况,人类有了大量的非农耕活动,大量的非农耕活动促使人类社会文明发展速度大增。 象尼罗河下游、印度河中下游、两河流域的农耕生产区,由于自然条件简单,农业生产发展较快,耕地亩产相对较高。粮食亩产高,意味着人口密度大。人口密度大,意味着平均每个人所经常或不经常接触的人口多。平均每个人所经常或不经常接触的人口多,意味着信息传递的内容多,意味着发明创造多。
(图注:属于印度河文明的摩亨佐达罗遗址)
(图注:摩亨佐达罗城市想象图) 如果具体概括,两河流域、尼罗河下游、印度河中下游,具有以下这些相对优势,这些相对优势促使人类最早的辉煌文明在这里产生。 1,昼夜温差大和阳光充足 尼罗河下游、印度河中下游、两河流域的干旱气候条件下的灌溉种植业,由于昼夜温差大,并且阴天少,阳光充足,这导致庄稼生长好,单产高。意味着同样的劳动付出,可以生产更多粮食,自然是可以养活更多人口,以及让人们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 2,树木稀少 在尼罗河下游、印度河中下游、两河流域这些干旱地区,没有树或树较少。可以促使当地的灌溉农业,获得充足的阳光,亩产当然很高,能实现较大的人口密度和较大的人口数量,社会发展当然较快。 我国新疆沙漠边缘河流的两岸,可以搞灌溉农业,这里的树也不多,但这里有两个不足之处。其一,可以利用的闲暇时间不多,这里虽然有漫长的冬季,充足的闲暇时间,但一般不管利用。因为冬季太冷了,人们能做的事情太少了。其二,这里的河流一般小,虽然众多,但分散,只能形成一个个绿洲。每个绿洲的人口数量太少,社会发展速度当然要慢。最早的人类高度文明当然在这里形成不了。 在长江流域很早就有了农业,但一直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是,这里是湿润地区,有茂密的森林,种的庄稼见不到阳光,怎么会有高产呢?没有庄稼的高产,人口会很稀少,社会发展就慢了。 远古时代的人类,没有金属或金属较少,对于一棵参天大树,实在没有多少办法。远古时期的人类,很难想到放火烧(刀耕火种时期就比较晚了)。原因是那时的人,怎么会知道阳光充足了,农作物产量会高呢?就是想到了,人们也不敢去做,到处是树,怎么会敢放火去烧呢(自己不想活了吗)?也不舍得烧,在森林中,有野果、野菜、有野生动物可以利用,怎么会舍得烧呢? 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上,到处是森林,经常有洪水,对于人类,几乎没有立足之地,如果有远古人类,数量也是少之又少。很有可能与现在的亚马孙河流域土著人的分布密度相仿,这样的人口密度谈发展是不可能的。在长江流域的其它地方,如果是小平原,照样经常有水患、有森林,社会发展情况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类似。其它地方是山区,能长树的地方,也是森林,不能长树的地方,也不能种庄稼。在山上的森林区,就是把树除了,种庄稼,产量也不高,就是现在也是这样的情况。这就是长江流域为什么不能成为人类最早的高度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原因。
(图注:苏美尔的锲形文字,是最早的象形文字。之前,人们认为古埃及文明应该是最早的,随着20世纪20年代苏美尔文明的被发现,人们知道了,人类的文明摇篮是苏美尔。) 3,金属不容易生锈 金属生锈速度主要与温度及湿度有关。尼罗河下游、印度河中下游、两河流域,虽然常年高温,但空气非常干燥,总体上看,金属生锈速度非常缓慢,比长江流域、或亚马孙河流域的金属的生锈速度慢的多。相同的金属制品,在尼罗河下游、印度河中下游、两河流域,可以发挥很长时间的作用,而在长江流域、或亚马孙河流域,发挥作用的时间就较短了。 4,不寒冷的气候 与热带湿润地区的河流相比,没有什么优势,但与那些温带河流流域相比,就有优势了。就拿我们的文明之源黄河流域来比。比穿衣,看谁穿的少,就可以看出优劣了。我们古代有男耕女织的习惯,不过这样的古代,时间已经是比较靠后了。可以由此而想象更远的过去,黄河流域的古人需要为穿衣而劳动或努力,并且所占用的必要劳动时间还不少!而尼罗河下游、印度河中下游、两河流域的古人,也需要穿衣,但穿衣总量已经很少了,为穿衣而付出的劳动较少。
(图注:这三大最早的文明区域,都在年均气温20度分界线附近,基本属于热带地区,气候是不寒冷的。) 5,房屋质量要求不高且经久耐用 黄河流域的住房,需要考虑雨水、严寒因素,尼罗河下游,印度河中下游,两河流域的古人,就不需要考虑这两个因素了,并且由于没有雨,房子建好以后经久耐用。相对于其它许多地方,尼罗河下游,印度河中下游,两河流域的古人为房子而做的必要劳动或努力就小了。 6,肥沃的土壤 比如尼罗河下游有固定的河流泛滥时间,在泛滥区域,会形成肥沃的淤积土壤,带来较高的粮食单产。在相同劳动付出条件下,人们可以获得较多的收获。在相同技术条件下,实现社会较高的生产能力。降低了人类的必要劳动时间,给人们提供更多的闲暇时间。肥沃的土壤也促使人口密度的增大,带来局部人群规模的增大。局部人群规模的增大与人口密度的增大,会加快局部区域社会各种技术或知识的前进速度。 总之,由于种种的优势,两河流域、尼罗河下游、印度河中下游的古人,为生存而必须的劳动或努力就少的多了,人们的闲暇时间就多了。事实上,人们是闲暇不起来的。人们会搞一些其他的活动,或自愿、或被迫。一个社会的非必要劳动时间越多,这个社会的发展就越快。 比如尼罗河下游,这里的古人,一年只种植一次庄稼。在尼罗河泛滥过后,种上庄稼,至少在下一次泛滥前收获,也许收获的时间更早一些。半年的尼罗河泛滥时间,人们可以做其它事情,比如修金字塔。
(图注:古埃及农民农闲时间给国王修建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明确或隐约感觉到,这些最早的辉煌文明区域之所以成为最早的辉煌文明区,原因是这里拥有着相对较多的人口或相对较大的人口密度。相对较多的人口或相对较大的人口密度促使这里的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它地区,自然是社会发展程度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当然也就可以成为人类最早的高度文明地区了。这里之所以有这么多人口,原因是这里可以生产那么多粮食,也就是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单产高,自然就可以养育较多人口或可以实现较大人口密度。这也可以解释为何游牧地区或渔猎地区不能产生人类最早的高度文明,道理很简单,这两种生产模式,不能产生较多食物,自然就不能养育较多人口或实现较大的人口密度。没有较大的人口密度或较多的人口数量,社会的发展速度自然就不快,自然就相对人口多或人口密度大的地方要落后了。 喜欢就请订阅本号哦!订阅微信公众号“宋毅战争史”可以阅读更多好文! 请多多支持本公号制作的《铁血文库》和《战争特典》系列图文书!独立专业 有种有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