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靖难之变2.0:明朝一场被扼杀在摇篮里的篡位

靖难之变2.0:明朝一场被扼杀在摇篮里的篡位

作者:我方团队成员张嵚。

上回咱讲了朱高炽辅佐朱棣完成靖难之役,夺了皇位,且一波三折的登上太子位。

上回庆点击:帮朱棣篡取天下的幕后功臣,有此不为人知的一代仁君!

但定天下,封太子,看似“熬出了头”,其实,凶险才刚刚开始。

首先是这太子位来之不易,尽管在“靖难之役”中立功颇多,但长久以来,朱棣最喜爱的还是能征善战的二儿子朱高煦,在“靖难之役”的关键战役白沟河之战前,朱棣就曾暗示朱高煦要做好“接班”的准备(勉之,世子多疾)。登基之后,其麾下曾与朱高煦一起出生入死的老战友们,如朱能,张辅,邱福等人,也力主册立朱高煦。这些人,都是后来位列功侯执掌军权的“功臣”,影响力甚大。而朱棣的三儿子朱高燧,也和朱高煦勾连一气。因此,朱棣从建文三年登基后,直到永乐二年才正式册立,实为在二子之间犹豫不决。

支持朱高帜的却是文臣一派:一是曾在靖难期间协助朱高帜留守的文臣,如后来的礼部尚书吴中等人,对朱高帜颇为支持,而在朱棣登位后,他所倚重的文臣,如夏元吉,蹇义,方宾,解缙,胡广等人,对朱高帜也颇多支持,一则是因为朱高帜为人宽厚谨慎,在文臣中深得人心。二则是朱高煦性情横暴,当年在南京“胜利大逃亡”期间,就曾在沿路杀人,“靖难”成功后,更是“倚功多有不法”。民愤极大。而封建社会“立长”的传统,也让文臣们更多的倾向于朱高帜一边。

永乐元年(1403年)一月,群臣即上表要求册立太子,朱棣以太子“正在学习阶段”(属尚进学之时)为由予以拒绝,两个月后,群臣请朱棣的同母弟弟周王出面,再次请求册立太子,反遭朱棣下旨斥责。

而让朱棣最终拿定主意的却是如下几件事,一是兵部尚书金忠的意见,金忠善于占卜,朱棣起兵期间就曾多次向他问计,史载“无卦不灵”。立太子之事,金忠用卜卦的方式向朱棣进言,告之若废长立幼,日后必然引发兄弟相残,令朱棣大受震动。另一个常年为朱棣卜卦的相士袁拱也对朱棣说朱高帜有“帝王之相”。而大学士解缙的话也颇为重要,他对朱棣称赞朱高帜有“好圣孙”,“圣孙”即朱高帜之子,后来的宣德皇帝朱瞻基,从小就和朱棣“隔辈亲”。

而朱高帜从立为世子开始,一直小心谨慎,从未有过任何错事,和他不法行为不断的两个弟弟对比鲜明,如此种种,最终让朱棣下了决心,永乐二年(1404年)正式册封朱高帜为太子,之后,选拔杨士奇,杨荣,蹇义等人相继成为“东宫詹事”,辅佐朱高帜。但对于朱高帜来说,考验才刚刚开始。

被封为“汉王”的朱高煦果然不死心,他先是以种种借口拒绝就藩,接着和三弟朱高燧以及宦官黄俨勾结,屡屡陷害朱高帜。朱棣为朱高帜选择负责太子教育的“太子太师”丘福,更是朱高煦的亲信。

靖难之变2.0:明朝一场被扼杀在摇篮里的篡位

永乐六年,朱棣又命丘福辅佐“皇太孙”朱瞻基,这样父子二人其实都在朱高煦的监视之下,而朱棣从永乐八年起,连续发动了五次对蒙古的御驾亲征,每次都命朱高帜坐镇南京监国,这更把常年受朱棣猜忌的朱高帜,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在朱高煦的陷害下,朱高帜身边的亲近大臣也不断有人遭罪,先是大学士解缙,在永乐四年(1406年)遭贬,四年后又被处死。原因正是朱高煦诬陷他“擅与太子谋,恐不轨”。

永乐十年(1412年),大理寺右丞耿通向朱棣揭露朱高煦的不法行为,反被朱棣以“离间父子”罪赐死。而最严重的案件,却是永乐十二年(1414年),朱棣亲征蒙古得胜归来,心情大好之际,随行的朱高煦借机向朱棣诬陷朱高帜,回到南京后,因在南京监国的朱高帜迎驾迟缓,引得朱棣大怒,甚至动了废黜朱高帜的念头,危急时刻,朱高帜身边的杨士奇,蹇义,杨浦等大臣主动承担了罪责,力陈此事是自己责任,结果纷纷被朱棣下狱。朱高帜虽躲过一劫,但太子位已然风雨飘摇。

朱棣之所以对朱高帜常年颇多防范,一者是他天生的猜忌心理,二者是他对朱高煦的偏爱以及朱高煦亲信的太监和武将常年的影响。但最重要的却是,朱高帜虽然谨慎小心,但他为政宽厚,特别是在朱棣北征期间,他留守监国,每次都赦免许多无辜得罪的犯人,并减轻刑罚,这无疑是与朱棣“唱反调”。身为帝王,自然忌惮身后即位帝君更改自己的国策,朱高帜无疑是犯了大忌的。

但朱高帜最终平安的度过了难关,这得益于他身边亲信文臣的帮助,也得益于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良好表现。朱高帜信任的杨士奇,杨荣,杨浦等大臣分外有智谋,每遇危机,不但能勇担罪责,更能设法化解危险。特别是杨士奇,身为“内阁大学士”,朱棣时常向他询问太子的表现,每次都美言甚多。

而吏部尚书蹇义也是关键人物,他执掌“吏部”,素来以看人眼光极准而得朱棣器重,朱棣派丘福北征时,他向朱棣进言丘福“有将略无帅才,不堪大用”。结果如他所言中,令朱棣大为赏识。对于立储这一“敏感”问题,蹇义甚少发表看法,但他在洪武年间就曾是朱高帜在“大本堂”时候的老师,“立场”自不必说,朱高煦每次进谗言,陷害朱高帜一派的官员时,蹇义表面不说,暗地却利用自己“人事部长”的身份从中周旋,尽量使获罪官员减轻责罚,每次都“保全善类甚多”。而另一位负责“大账房”的户部尚书夏元吉,也时常对朱棣言太子“素节俭”,令朱棣大为满意。

最关键的还是朱高帜自己的表现,虽然屡遭两个弟弟陷害,但朱高帜不计前嫌,每次朱棣询问他对于弟弟的看法时,皆言其善,每次朱高煦有劣迹被告发,更是主动乞求朱棣宽恕,与两个弟弟平日“打小报告”形成对照。而每次受命“监国”时,虽屡遭朱棣猜忌,却依然坚持行“仁政”,但每份诏书,皆以朱棣名义行事。蹇义向朱棣进言道,朱高帜此举,实为“树陛下之恩德也“。看到儿子为自己“收买人心”之举,朱棣也有所感动,连连感叹“先皇(朱元璋)常赞太子仁孝,今观果不虚也”。而在几次朱棣欲废朱高帜时,当年曾为朱棣占卜的金忠屡屡阻止,声称愿“举家连坐保太子”。日久天长,朱棣“心理天平”终于倾斜。

而在这过程里,朱高煦也终触怒了朱棣,他勾连三弟朱高燧,不但时常陷害朱高帜,且胡作非为。史书上记录最多的,是他常以李世民自居,引起朱棣厌恶。

其实除此以外,他所触怒朱棣的还有两件事,一是私自走私茶叶至青海西藏,破坏朝廷与西藏地区的“茶马贸易”,“茶马贸易”一直是明朝战马的重要来源,对意在征服蒙古的朱棣尤为重要,朱棣二征瓦剌回来,战马死伤甚多,却得知战马储备不足,一时大怒,命夏元吉严查,却牵出了朱高煦的“走私案”。朱棣虽最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对朱高煦印象大恶。而另一件事,是不久后的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朱高煦在南京招募“护卫”,建立了一支3000人的亲兵队,偏偏这其中有几个人横行不法,在南京买东西时强买强卖,打死居民,当时南京的兵马指挥使徐野驴将之捉拿,随后却被朱高煦派人殴死。

此事被兵部尚书金忠报之朱棣,经查问,得知这些人都是朱高煦亲兵,此事犯了朱棣“大忌”。永乐十四年(1416年),朱棣就朱高煦封藩一事询问杨士奇,杨士奇巧答道:“陛下正谋迁都,汉王却留居南京,望陛下深查其心”,暗指朱高煦有谋反之意。

正中朱棣下怀!

同年,朱高煦被强行迁往山东青州做“汉王”。朱高帜的太子位,从此稳固。此后朱棣过世,在杨荣和张辅的巧妙安排下,朱高帜有惊无险的即位。此事值得一提的还有张辅,他虽是朱高煦一派,但史载他“识大义”,关键时刻与杨荣合谋,终令朱高帜顺理成章,登上了大明皇位的宝座。

与今天许多人想象不同的是,君临天下的朱高帜,在接过了朱棣留下的丰厚家产的同时,也接下了“永乐盛世”结束后,大明帝国的百孔千疮。

朱棣一生,文治武功伟业赫赫,却终免不了劳苦百姓。至朱高帜即位时,户部尚书夏元吉就向朱高帜奏报,天下已然“民穷财尽”“疲惫至极”。内政方面,江西,福建,以及山东西南,小规模的农民起义始有发生。因北征征用大量民夫,北方山东,山西,河北,河南四省“十室四五空”,劳力大量流失,粮食也连续三年歉收。因土地兼并以及各地大兴土木,江苏,浙江,江西各省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四处流浪,形成严重的“流民问题。”物价方面,仅大米价格,就比朱棣即位初期上涨了十倍。在永乐朝初期足够支用十余年之久的“国家战略储备粮”,此时只够支用一年有余。对外方面,安南叛乱仍在继续,当地明军败绩连连,国家耗费钱粮无数,成了一个填不满的“无底洞”。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高帜果断更改了朱棣时代的内外国策,开始“仁德治国”。对朱高煦,朱高燧两个曾与他争皇位的弟弟,他体恤有加,毫不念旧恶。内外政策方面,对外停止了“下西洋”和“通西域”,对北方鞑靼和瓦剌改以招抚,暂停用兵,对南方的安南叛乱也暂停用兵,派使者展开“和平对话“。经济方面依夏元吉建议,停止发行纸币“宝钞”,并由国家控制盐价,实行“紧缩银根”,控制物价。针对越发严重的土地问题,朱高帜一面派出以监察御史周亁为首的“工作组”,赴江西,江苏,安徽,山东等省“展开调研”。另一面废除朱元璋时代部分禁令,将之前诸多不允许平民进入的湖泊山泽,甚至军用马场均划归民用,招募农民垦荒,以解决“流民问题”。

为缩减国家开支,更在政府方面开展“机构改革”,裁撤了朱棣时代设立的闲散府衙,“下岗分流”大批官员,对地方官设立了70岁必须致仕的“退休制度”。对屡平屡反的各地农民起义,也变剿为抚,改以招抚之策。短短几个月间,各地民乱纷纷平定,国家物价日益回稳,国家财税收入日渐增加,至洪熙元年(1425年)一月,国家税粮收入即达到接近永乐朝最繁荣期的三千五百万石,物价水准特别是米价,也回落到朱元璋时期的水平,濒临“民穷财尽”的明王朝,终逐渐重回正轨。

在稳定内政的同时,朱高帜也对传统的司法和政治制度着手改革。首先是司法方面,赦免了大量在“靖难之役”后获罪的家庭,如铁弦,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罪臣”的亲属皆重获自由,“罪臣”们也得以“平反昭雪”。进而对《大明律》做了修正,废除了如宫刑,扒皮塞草等残酷刑罚,为政以宽松为主。最重要的确是国家政治改革,进一步强化朱棣时代确立的“内阁大学士”的权力。治国倚重文臣,在他做太子期间成为亲信的杨士奇被任命为内阁首辅,是大明朝创建内阁制以来首任“国家总理”。更形成了明朝历史上著名的“三杨内阁”(杨荣,杨浦,杨士奇)。这一切,不仅是当年建文帝想做而未能做出之事,更成为明王朝后世的沿用制度。

明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五月二十九日,正励精图治的朱高帜猝死于宫内钦安殿,时年四十八岁。死后追谥为孝昭皇帝,庙号仁宗,短短十个月执政时间,却奠定了明王朝之后“文官政治”的雏形,影响其后二百年。《明史》称他“定万世臣子之法”“景比隆哉”,观其贡献,至为恰当。

但与他生前史不绝书的赞誉相比,他的死因却成为一个争论。《明仁宗实录》和《明史》都只字不提他的死因。主流的史学观点认定他死于“耽于淫乐”“纵欲过度”,大都来自洪熙元年,国子监祭酒李时逸批评他的奏折,李时逸批评他“自建宁选取秀女,恐阻维新之望”,气得朱高帜险些将李时逸斩首。直到垂危时还怒骂说“时逸辱我”。明人《病逸漫记》中也考证他是为了治疗“阴症”(阳痿)服药中毒而死。

但令根据《明史》记录,朱高帜在位时的皇妃,除张皇后外,仅郭,李,谭三妃,“纵欲说”确实有待商榷。而另一种说法“暗杀说”。则起自一个疑点,洪熙元年三月,朱高帜命太子朱瞻基南下中都(凤阳)和南京,祭奠明朝皇陵,但朱瞻基离京后,并未按照行程先去凤阳,而是直奔了陪都南京,显然是为“接班”做准备。

靖难之变2.0:明朝一场被扼杀在摇篮里的篡位

而负责侍奉朱高帜饮食起居的御用监宦官海寿,却是朱瞻基的亲信,朱瞻基登基后,更摇身一变成为大明朝司礼监掌印太监。更让人疑惑的,是汉王朱高煦在朱瞻基登基后起兵造反,事败后被审讯的记录,朱高煦承认他在闻知朱高帜驾崩后,曾专门派兵在朱瞻基必经的各要道布控,准备截杀回京即位的朱瞻基,谁料却最终扑空。此时朱瞻基远离京城,如无意外不可能比朱高煦更早知道仁宗去世的消息,唯一的“意外”,也许就是所谓“驾崩”,正来自他的亲手谋划。历史的谜团伴随着争论延续到今天,终未见水落石出时。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