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24V 为了加强米-24 的火力,米尔设计局始终没有放弃为米-24 装备航炮的努力,终于在米-24P 上安装了一门双管 30 毫米炮,取代了此前的 12.7 毫米机枪。30 毫米炮的威力自然不成问题,但重量太大,后座力也太大,只好采用机右侧固定安装,有点像 20 年后的卡-50。米-24P 于 81 年投产,到 89 年为止产量在 620 架以上,出口型号为米-35P。 30 毫米炮的威力有时嫌太大,固定式航炮毕竟瞄准不方便,必须把整个机身调转过来对准目标,对突如其来的地面火力也反应不够及时。80 年代时,米尔设计局终于把较轻但威力仍然很大的双联装 23 毫米炮装上了米-24,采用颌下动力转动的炮塔,实现了米尔最初的设想。装备双 23 毫米炮的米-24 的终极型号米-24VP 于 85 年定形,但拖到 89 年才投产,仅生产了 25 架,整个米-24 生产线就停产了。
▲在喀布尔准备起飞的两架米-24P 作为攻击直升机,米-24 具有速度快、爬升好、载重大、火力强、装甲厚的特点,不光可以提供直接的强大火力支援,还可以运载突击分队,或后送伤员。理论上,米-24 既有强大火力、又能载运人员的特点,使它成为战斗搜索救援(combat search and rescue,CSAR)的理想直升机,可以在敌后独立地搜索营救被击落的飞行员,但没有见到苏联把米-24 作为专用 CSAR 直升机的记载。实际上,苏联对 CSAR 没有像美国那样下功夫,没有专业 CSAR 直升机也就不足为奇了。 米-24 具有水平机动性上的不足,而水平机动性对于空中格斗至关重要。由于主旋翼翼载较高,要比重量和动力系统相仿的米-8 低 50%,米-24 作持续高速机动时,容易掉高度。以 250 公里/小时速度作 20 度俯冲拉起时,可以掉 200 米以上的高度,这要求低空机动飞行不能出一点差错。更有甚者,过于激烈的机动动作可能导致主旋翼可能打到尾撑,可能造成机毁人亡的事故。冷战期间的东西德边境上,美军的 AH-1 常沿边境线打擦边球,米-24 照例起飞截击。80 年代初有一天,在东德南方,一架 AH-1 贴着边境只有百把米,还不时越境个若干米,米-24 自然步步紧逼。但是这架 AH-1 飞得很刁,一会全速前飞,一会猛然减速拉起作突停动作。追踪的米-24 由于机动性不及对方,跟得很吃力,但还是紧追不放。终于在一次减速拉起时动作过猛,飞机开始失速和翻滚下跌,飞行员赶紧推杆压机头以增加速度,但离地过近,只好再拉杆,飞转的主旋翼的翼尖发疯一样地上下挥舞,最终打到了尾撑,造成机毁人亡。类似问题在阿富汗也有过。一次战斗中,一架米-24 的主旋翼打到尾撑,好在飞机还是安全地回到了基地。但是战斗紧张,地勤在外场紧急抢修后,飞机再次出击,但被地面的 12.7 毫米火力击中尾桨,飞机发生剧烈振动,勉强修复的尾撑终于断裂,机毁人亡。在阿富汗的炎热高原,如果机动动作过猛,飞机就掉高度,飞行员的自然反应就是猛拉杆,但在炎热高原,发动机出力不足,猛拉杆的结果是飞机反而下沉,甚至一屁股坐到地面。高过载机动时,主旋翼也可能出现失速,导致剧烈上仰然后侧滑下跌,翼尖着地。飞行员称这个现象为 pick up,解决的办法只有“平缓”地操纵,但激烈的战斗中,平缓的操作谈何容易。何况苏联飞行员是按中欧平原作战训练的,对阿富汗的炎热高原飞行条件普遍不适应。
米-24 在设计时考虑外场使用条件相当周到,发动机盖翻开,地勤可以站在上面,大大方便维修。 按照西方的标准,米-24 的火控系统也比较粗糙,很长时间内,米-24 只有昼间攻击能力。不过就苏联的电子技术水平,这不奇怪。 米-24 虽然有双套操纵系统,但射击员的备份操纵系统十分简陋,战斗中万一驾驶员负伤,射击员要么有超人的飞行技术,要么运气好得昏过去,否则要安全地把飞机飞回去再降落下来难上加难,备份操纵系统有和没有实在差不多。 米尔设计局在很早就开始考虑直升机空战问题,在米-24 上试验过 R-60(AA-8)、R-73(AA-11)空空导弹和 9M30“针”式肩射防空导弹。试验结果表明,如果敌机装备红外对抗措施,地表温度又比较高时,直升机空战中导弹的有效截获距离不超过 600 米,所以更重的“正规”空空导弹没有必要,最后选定“针”式导弹为主要空空导弹。
1987 年 5 月 29 日西德青年鲁斯特驾驶一架塞斯纳飞机,穿越层层防空警戒网,出人意料地在莫斯科红场降落,使苏联恼羞成怒。此后,有几个中队的米-24 转到国土防空军,也担当起防空截击的任务,专门对付此类事件。还别说,在西部的加里宁格勒防空军区,米-24 还真迫降过几架有意无意迷航的飞机。 米-24 的主要战斗使命是为地面部队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援,和伴随运兵直升机(只要为米-6、米-8)实施机降突击,提供压制火力。米尔最初的“飞行步兵战斗车”概念在实战中证明有问题,满载武器和兵员后,重量太重,性能严重下降。在实战和演习中。米-24 极少作为“飞行步兵战斗车”使用,基本上还是像西方同行一样,作为“飞行坦克”使用。为节约重量,连后舱的座椅和装甲也常常被拆除。只有在阿富汗,米-24 偶尔运载过特种部队(Spetsnaz),向敌后渗透。
由于地面运输危险太大,兵员轮换大多由伊尔-76 或安-12 运输机空运进出阿富汗。在整个苏军入侵阿富汗期间,苏联民航 Aeroflot 还保持到喀布尔的正常航班。随着游击队手里的肩射防空导弹越来越多,这些大型飞机受到的威胁也越来越大。米-24 又担负起为所有大型飞机起落航次护航的任务。除了在起落航线和机场附近巡逻外,还有米-24 专职在航线上发射红外曳光弹,干扰肩射防空导弹的瞄准和制导。必要时,米-24 的飞行员有命令要冲上前去档导弹,以保护载运百十名兵员的大型飞机,这些米-24 飞行员自嘲为“不情愿的马特洛索夫”。
▲Mi-24 发射曳光弹以保护 从喀布尔机场起飞的 IL-76 运输机 米-24 的损失率十分惊人,驻阿苏军每年都要损失 8-12% 的米-24。为了节约战地米-24 的飞行小时数,一般的维修就不说了,大修也在阿富汗就地进行,不再送回苏联,所以换人不换机,平均年飞行时数在 360-380 小时。巴格拉姆基地有两架米-24,86 年交付,一年就飞了 1,000 小时。这种情况下,原本的定期维修也变成视情维修,只要看着没事,就接着飞,所以经常有超期使用的飞机。有问题就拆东墙补西墙,补到补不动了,就报废。 苏军地勤的本事很大,很多平时在外场不可思议的维修,在战时都实现了。空气滤清器堵塞了,用压缩空气吹一下疏通;用得太狠的蓄电池过热了,浸到流动的自来水里冷却;地面起动车不够,米-24 的辅助动力装置(APU)就用坦克或装甲车起动。82 年秋,坎大哈基地的备用发动机跟不上,地勤就用三台报废的发动机拼凑出一台工作的发动机。在阿富汗,机修人员的工作量比正常工作量加倍,但弹药手的工作量比正常工作量要高 24 倍!所有抓得住的人员全部抓来帮助装弹,没有正规的工具就人拉肩扛,用撬棍、扳手,反正把弹药装上去就是了。
▲抢修队在拆除武器,这架米-24 看来是没救了 驻阿的第 40 集团军的米-24 抢修队也在战争中成长。在战争初期,米-24 的修复率只有 70%,但到后期,达到 90%。这些抢修人员不简单。苏军没有美军那么大手大脚,能回收的尽量回收,整机回收不了的就回收机载武器和重要系统,很多时候要在敌后抢修、回收。这时的抢修队更像特种部队,武装机降到敌后,在敌人火力下,一面抢修,一面开枪自卫。抢修完毕,再自己把刚修好的米-24 飞回来,有时则用米-8 吊回来。米-8 最多可以吊 2,500 公斤,所以要先拆除一些设备,抛弃一些非关键器材。这些都是战地抢修队的事。在游击队装备肩射防空导弹之前,损失的米-24 中,24% 损失于 12.7 毫米高射机枪,42% 损失于各种口径的高炮,其他的损失于机械故障或飞行员的操作失误。 阿富汗的炎热高原条件对米-24 的飞行员是很大的挑战。由于发动机出力不足,垂直起落要大幅度减少武器弹药的装载,所以极少使用,一般都是短剧滑跑起落。但“阿富汗特色”的短距起落也很有特色。茹可夫斯基试飞中心开发了一种短距起飞的方式,先把旋翼转起来,用升力把机尾抬起 10-12 度,这样可以得到很大的前飞角度,发动机可以把本来用作升力的功率用作前进的动力,直升机加速前飞时是就是这样头朝下、尾朝上的,但这时直升机还在地面起飞阶段,所以整个飞机都平衡在首轮上,然后加大马力滑跑,通常几十米就可以飞起来。但这个动作要求操纵非常精确。抬尾过少,起不到作用;抬尾过多,主旋翼会打到地面;马力加得过快过猛,也会造成主旋翼打到地上。巴格拉姆基地的一架米-24 在紧急起飞时,就是动作过猛,主旋翼打到地上,受到损伤。还好飞机还是飞起来了,除了旋翼发出巨大的怪声音,像一大群愤怒的黄蜂在呼啸,羞愧难当的飞行员不好意思在自己的基地降落,飞到邻近的一个简易基地,等待维修人员的到达。
▲Mi-24 在阿富汗滑跑起飞 在阿富汗起飞不容易,降落也不容易。由于灰砂太大,降落只能以很陡的角度接近着陆场,落地前夕猛加油门,减缓着地速度,然后必须保持一定前进速度,使座舱正好在扬起的巨大灰尘团的前面,否则看不清地面的不平,很可能造成整个飞机的倾覆,滑跑时要尽量刹车,减少滑跑距离。这样的起飞、降落对飞机很伤,发动机叶片常常被沙石打得缺一块、少一块的,刹车和轮胎也很快就磨得和纸一样薄。 由于很大一部份问题出在炎热高原下发动机出力不足,米尔设计局也想过办法,其中之一是对发动机喷甲醇和水来加力,米格-25 就是通过向发动机喷甲醇和水来达到超常的加力,达到 3 倍音速的。但问题是这种加力的效果太猛,在直升机上很不好掌握,弄不好就失控。而且水必须是纯净的蒸馏水,前线的普通水很快会堵住燃油系统,这个改进方案很快就放弃了。 飞机损失惊人,飞行员的损失同样惊人,死亡的 30% 是头部或脊椎伤,55% 是烧伤,9% 是内伤。早期飞行员穿轻薄的浅蓝化纤衬衫,但机舱一旦起火,化纤面料极易融化,粘连在身上,加剧烧伤。这也是化工厂内严禁穿化纤服装进入操作现场的道理。后期飞行员改用全棉制服,米-24 飞行员是空军中最先换制服的。二战时期的飞行服多用皮夹克,防寒是一个原因,防火也是。但阿富汗实在太热,穿皮夹克受不了。现在其实应该用 Nomex 面料,可以有效地阻燃,也凉快。 落地的凤凰不如鸡,面对相当高的击落率,米-24 飞行员要认真考虑被击落后的自卫问题。米-24 飞行员的自卫武器一开始是标准的马卡罗夫手枪。马卡罗夫手枪使用 9 毫米弹,但是威力嫌小,作为警用手枪或高级军官的自卫手枪还行,但在野外作战斗手枪,和百把米开外、手持突击步枪的敌人对抗,或对付大型凶猛动物,就捉襟见肘了。美军特种部队出于同样理由,也放弃了 9 毫米 M92 贝雷塔手枪,而专门开发了 0.45 口径的 Mk23 H&K 手枪。苏联也专门研制了一种大型战斗手枪:斯切奇金冲锋手枪,口径仍为 9 毫米,但弹匣容量达到 20 发,而且可以将特制的枪套作枪托使用,这时手枪可以全自动击发,冲当冲锋枪使用。为了进一步增强被击落的飞行员的火力,米-24 飞行员开始装备 AKS74U 短突击步枪。这是 5.45 毫米的短管折迭枪托型的 AK74 突击步枪,尺寸和一般的冲锋枪相仿,但威力大大超过冲锋枪,接近常规的 AK74。为了避免匆忙离机时来不及拿 AKS74,飞行员将 AKS74 索性绑在腿上。为了保险起见,米-24 飞行员还是额外带上手枪,但摒弃了马卡罗夫手枪,改用虽然老旧但威力和可靠性都更优秀的二战古董 7.62 毫米托卡列夫 TT 手枪(就是中国的五四式)。也有飞行员改用缴获的装 20 发子弹的贝雷塔手枪。为了多带子弹和手榴弹,飞行员的应急食品也取消了,只带巧克力和水。
苏联在阿富汗的战事打到 89 年。87 年的时候曾经达成过停火,但双方都没有诚意,停火归停火,实际上照打不误。87 年 8 月间,巴格拉姆基地遭到游击队的大规模攻击,苏军在 10 分钟内就损失了 4 架米-24。整整两天,全基地的所有能飞的飞机统统出动,不间断地攻击敌人。米-24 起飞后,刚出停机坪,就要开始发射火箭、扔炸弹。以后的事情越来越荒唐,嘎兹尼基地的米-24 遭到警卫的阿富汗坦克的射击,原来是游击队许诺,每开一炮,就可以得一小包糖。很长时间内,主要苏军基地 24 小时有米-24 在空中巡逻,飞行员 24 小时待命,直到撤出阿富汗。米-24 在阿富汗的最后的战斗损失是 89 年 2 月 2 日,戈罗瓦诺夫上校和射击员佩谢尔霍尔德科在侦察撤军路线时,座机被击中,双双丧生。 除阿富汗以外,两伊战争是米-24 得到大规模运用的又一次战争。双方的战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飞行员的素质。伊朗的 AH-1 直升机的机动性比米-24 好,但是速度和爬升比不上米-24。所以伊朗的 AH-1 如果先发现敌人,就用陶式反坦克导弹先敌攻击,如果一击不中,逃是逃不掉的,这时就要用 AH-1 的机动性,力图摆脱米-24 的追踪,或者把米-24 引到伊朗空军的截击圈,让鬼怪式战斗机去收拾米-24。如果伊拉克的米-24 先发现敌人,那就要利用其速度和爬升的优越性,高速爬升到 1,000 米的中空,然后绕到敌人后方,从背后打。在开战初期,伊朗的 AH-1 运用机动灵活的战术,偷袭伊拉克的米-24 屡屡得手。80 年 11 月,两架 AH-1 偷袭两架米-24,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直升机之间的空战,一架米-24 被击落,一架被击伤,在 10 公里以外迫降,伊朗的 AH-1 追上去,降落在旁边,捉了驾机的伊拉克少校作俘虏。第二次是 81 年 4 月 24 日,又是两架伊朗的 AH-1 对两架伊拉克的米-24,还是两架米-24 被击落,AH-1 没有损失。这之后,运气就转了,83 年 9 月 14 日,伊拉克的米-24 在巴士拉附近首次击落伊朗的 AH-1。此后,伊拉克战绩节节升高,整个战争期间,直升机之间的空战有 56 次。战争结束时,双方在直升机空战中被击落的总数是 10 架 AH-1 和 6 架米-24,伊拉克占优。不过这个战绩很难证实,可能有水分。此外,还有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之间的空战 118 次,战绩不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