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对抗66年:解放军获台海绝对优势,台军重搞小快艇制海以地制空

对抗66年:解放军获台海绝对优势,台军重搞小快艇制海以地制空

【科罗廖夫谈军事栏目第94期】

大陆军事优势是保持两岸互信,和平统一的根本保障。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两岸在66年来的最高领导人首度会面,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历史性里程碑。

如果说除了“自强”“幸福”,中国人的中国梦还有哪个词最重要,“和平统一”这个词一定能排入前三名,“习马会”是两岸关系66年来的重大突破。

对抗66年:解放军获台海绝对优势,台军重搞小快艇制海以地制空

台湾问题概括起来有三大走向:一是维持现状,二是走向统一,三是所谓“台湾独立”。维持现状只能是一种笼统的说法,两岸关系不可能有一个一成不变的“现状”来维持,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两岸关系也在在不停的变。 “台独”的只是台湾内部的极端势力,它的短暂嚣张不具有历史真实性,是泡沫化的虚无化的。统一是大势所趋,而统一的最根本保障,除了两岸人民和平发展的意愿,最根本的还是大陆不断增强的整体实力,海峡两岸的力量对比才是台海关系走向的最终推力。

对抗66年:解放军获台海绝对优势,台军重搞小快艇制海以地制空

台湾自产新型导弹艇。数据显示这款新艇采用高效穿浪双体船型,排水量千吨左右,配16枚雄风3型反舰导弹,航速高。还有76毫米主炮、20毫米速射副炮。

台湾问题从新中国建国以来,就一直是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议题。台海的军事对抗,也一直贯穿国共两党交锋的始终。从1949年两岸分治到现在,我们发现,每当大陆和台湾力量对比达到平衡状态,海峡两岸就会引发不稳定,台湾的离心力就会膨胀。每当两岸力量对比悬殊时,即大陆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全面压倒台湾的时候,海峡两岸反倒会处于稳定状态,所以国家和平统一的后盾必然是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 , 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台军事斗争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五十年代解放台湾阶段,六十至八十年代从相持到优势阶段,九十年代的力量空虚阶段,新世纪的全面压倒阶段。

在这四个阶段中,解放军曾经三次在台湾海峡地区采取直接军事行动,包括计划1951年解放军计划登陆台湾岛,1958年炮击金门和1995、1996年大规模对台军事演习。三次台海军事斗争的主要原因,都是在中美关系恶化的情况下,两岸军事力量的对比发生变换。

相应地,自1949年以来,台湾的军事战略调整和演变,也大致经历了“攻势作战,反攻大陆”、“攻守一体,战略相持”和“精实高效,守势防卫”三个时期。这三个阶段也都是随着两岸军事力量的对比发生的调整。

对抗66年:解放军获台海绝对优势,台军重搞小快艇制海以地制空

1958年,金门炮战爆发,解放军炮弹在金门机场的一架美制运输机附近爆炸

一、1949年之后,两岸军事冲突持续30年

五十至六十年代的直接军事交战时期,台湾在美国的直接支援下,在空中和海上占据较大优势,以反攻大陆主要军事战略。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蒋介石集团偏安台湾岛,这段时间双方都是直接使用军事力量来完成国家和政权统一的意愿。国民党军还存有很大的军事力量,占据着台湾岛和东南沿海少数岛屿,其空军可以掌控大陆东南沿海的制空权,海军则拥有台湾海峡完全的制海权。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 解放台湾被确定为需要较早完成的战略任务 。 根据中共中央这一时期的设想 , 解放台湾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建立现代化的海军和空军,夺取台湾海峡的制海权和制空权;二是逐步解放浙江和福建等省尚被国民党军队控制的沿海岛屿,保障大陆沿海港口和航线的安全,并建立攻占台湾的军事基地;三是在1950~1951年发动跨海峡登陆 , 完成国家统一。这三个计划应在50年代初毕其功于一役 , 但由于朝鲜战争的阻断,逐步演变成 “两步走”战略 , 即先夺取沿海岛屿,再解放台湾 。

1953年夏季以后 , 解放军海军和华东军区下达了在东南沿海地区 “力量向前延伸”和主动

打击国民党海空军的命令 。解放军防空军和苏联空军相继进驻上海 、广州 、北京和青岛等地区,完成对重点城市的防空部署。1954年3月我海军航空兵在东南沿海参战,并于7月取得了浙东沿海地区的制空。中共中央军委制定了夺取沿海岛屿的战略方针,即“从小到大 、由北向南 、逐岛进攻”的作战方针 。从此揭开了第一次台海军事斗争的序幕 。

从 1954年9月炮击金门到 1955年1月攻占一江山岛,解放军实施了一系列夺取沿海岛屿战略。这是一项攻防兼备的作战行动,目的是直接配合中共中央发出的 “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号召,另一方面为了打破国民党军队对大陆港口的封锁和阻止其在大陆沿海地区的军事攻击 。

对抗66年:解放军获台海绝对优势,台军重搞小快艇制海以地制空

50年代我人民海军用于金门炮战的苏制130毫米大口径列车炮,这是苏军驻守旅顺要塞的遗产,我军收回旅顺以后接收了这批列车岸炮,组建了铁道岸炮团,随即派往福建前线。

为了遏制新中国,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于1953年2月起推行“放蒋出笼”政策,国民党军队开始加强对大陆沿海的军事攻击。于7月17日集结12万部队进攻福建东山岛等地。1955年台海局势缓和后,解放军立即加强夺取金门马祖的作战准备。53年7月8日中央军委召开会议讨论夺取金门作战方案。7月14日毛泽东批准了会议决定,为适应作战需要,1956 年春南京军区进行大调整,为直接指挥进攻金门马祖,专门增设了福州军区。1957年鹰厦铁路修建完成,1958年春 , 中央军委讨论了解放军空军进驻福建的计划 、时机以及可能引起的各种反应 (包括美国方面的反应) ,7月决定空军立即按计划进入福建前沿机场。根据中央军委的计划 , 1958年8月23日开始炮击金门 , 并准备夺取金门。从1958年夏季炮击金门的全过程看 , 解放军在事前并没有确定实施登陆作战,并在 10 月实际上停止了大规模炮战。其主要原因是台湾方面占据的海空优势。

尽管人民解放军在六七十年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军事进步,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国防力量高速发展。但台湾也没闲着,从1950年到1965年,台湾接受各种美国援助总额达41亿美元,其中军援和经援分别约占57%和43%。美国援助帮台湾抑制了通货膨胀,消除了财政赤字。若无美援,台湾在1964年的GDP要延迟到1980年方可达到,而年人均GDP须延至1995年才能达到。也就是说,美国对台援助使得台湾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比其实际提前了20年。

这一时期台湾的对大陆军事战略,虽然自知反攻大陆的愿景越来越远,但总体还是以压制大陆为主。例如在美国U-2高空侦察机支持下的台湾空军黑猫侦察队,从1961年至1972年,共深入大陆执行了220次高空侦察任务,其中只有5次被我地空导弹击落,其余绝大多数成功。从1963年至1979年,驻闽海军护卫艇36次在海上打击国民党小股武装和派遣特务,共毙俘131人,缴获各种艇、船、舟27艘,击沉7艘,击伤1艘。1963年至1979年,16年,共毙俘登陆国军131人,每年8.18人。

从1962年夏季开始,到70年代末期,解放军在东南沿海进行了大规模战备建设,但大多数是防御性的军事部署 , 目的是击败台湾当局企图对东南沿海发动的军事进攻 。这一时期,大陆、台湾以及美国,在台海上空进行了激烈的制空权争夺,仅1958年至1968年,我人民空军就击落48架海上来犯敌机,其中台军飞机24架,美军飞机23架(有A1H、A3B、A4B、A6、F101、F104、F4B、B-57、U-2等),甚至活捉3名美军飞行员。

与此同时,尽管我海军在福建近海给予国民党海军以重大打击,但外海的制海权始终未能打破。上世纪70年代,台湾海军占有大陆领海以外广阔水域的制海权优势,这一时期我海军仅有4艘从苏联进口的07型驱逐舰,而台湾海军则有二十多艘以“阳”字号为代表的从美国进口的二手驱逐舰,在规模上上亚洲第一驱逐舰舰队(美国在60年代末向台北援助了大量经过FRAM改装的退役驱逐舰,让台湾海军成为亚洲最有规模、最有战斗力的水面舰群)。

正因为此,我国首次打通南北航运时,首航货轮走的是菲律宾莱特湾,而不是台湾海峡。那时候大陆不仅货轮不敢走台湾海峡,海军鱼雷艇转移至另外的基地也是用火车拉着在陆地上进行的……

对抗66年:解放军获台海绝对优势,台军重搞小快艇制海以地制空

1979年1月1日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招待会上,中国驻美国联络处主任柴泽民和美国副总统蒙代尔共同举杯,庆祝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对抗66年:解放军获台海绝对优势,台军重搞小快艇制海以地制空

刘华清访美(坐主位者),与其他中国代表团成员在美国海军基地听取情况介绍

二、中美建交,台湾军事战略由进攻转入防守

斗转星移,1979年中美成功建交 , 中美关系走上正常化。1981年9月, 全国大会常委会发表“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 以此为标志 , 中国统一台湾战略完成了从主要靠武力统一到主要运用政治策略争取和平统一台湾的转变 。

这一时期大陆方面完成和平统一战略的转变,也与一件武器的发展有着密切相关。1980年5月18日,我国首次成功地向南太平洋发射了第一颗洲际导弹,从此实现基本的国家安全保证,即本土的绝对安全。在上个世纪60中期到80年代,我们的国防压力是巨大的,尤其在60年代末同时面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拥有洲际导弹后,中国人民终于可以放下心来进行现代化建设,努力提高生活水平,无需为了生存当了裤子也要优先发展国防。

从此解放军对于台湾问题的认识也进入新阶段,即在情况最恶劣的境地,我们也有对抗美国直接破坏中国统一大业的坚强武器。

1980年以后,由于中国在战略武器上的成功。台湾的军事战略进入守势时期,基本点是“积极防御、独立固守”, “守势防卫”的作战方针是“防卫固守、有效吓阻”,力图能够防御大陆方面3000架战机、300艘舰艇,30个师的登陆进攻作战,并维持一年以上,以等待国际情势的变化。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台海局势总体缓和。1989年9月我空军航空兵第49师飞行员蒋文浩驾驶歼6战机叛逃至金门,获得台军中尉军衔和二千两黄金。当月,大陆就宣布停止奖励对岸台军驾机起义,台湾也同时降低奖金待遇。于是,蒋文浩成为两岸最后一名叛逃飞行员。

对抗66年:解放军获台海绝对优势,台军重搞小快艇制海以地制空

1996年,解放军三军在台湾海峡军事演习

三、两岸常规军事力量失衡,台海危机爆发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因为“国防建设要服从经济建设”。中国军队总员额减至320万人,国防经费比重明显下滑,军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78年的4.6%,降低到1984年的2.13%,下降幅度一倍左右。国防经费从1978年的168亿元,到1985年的192亿元,8年之间仅增加了24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仅为1.78%。

1986年到1998年的14年间,是中国军队的忍耐期,中国军队被迫做出了巨大牺牲,那时候中国的年度军费仅够勉强维持。装备常年得不到更新,不少部队开始养猪种菜,搞自给自足,甚至下海做生意,军工企业纷纷改制做民品。至90年代中期,解放军的现代化战斗能力已经不能满足捍卫国家安全、统一祖国的使命要求。

而此时台湾因为多年连续的经济高速增长,军费水平已经超过祖国大陆。1996年,台军完成“十年兵力调整计划”,1997年开始实施“新军事组织和兵力规划案”(精实案)。以F-16/幻影2000战斗机、成功级驱逐舰、拉斐特护卫舰,勇虎坦克为代表一大批先进武器相继服役,陆军组建联合作战的联兵旅,实现“立体化、机械化和自动化”,海军实现“50艘二代舰艇、导弹化和反潜立体化”,空军实现430架战机“防空整体化”。

台军在台海范围内的作战能力迅速超越解放军,这甚至导致陈水扁政府上台后,竟开始鼓吹“境外决战”。

从1995年李登辉访美事件开始,台湾认为在两岸军事力量对比上发生了决定性的转变,认为解放军如“侵犯”台湾,必将遭受承受不起的巨大损失,于是在外来势力推动和勾结下,各种台独势力纷纷出头、蠢蠢欲动。

1995年7月至1996年3月,为遏制台湾的离心离德,解放军在台海地区展开了一系列军事演习 , 凸显了军事斗争在和平统一台湾战略中的特殊作用 , 几次演习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军事威慑 , 防止台湾海峡局势演变成国际危机。但1995年至1996年的军事演习对台湾的台独势力并未起到很好的遏制作用,大陆军事力量不能压制台湾军队,是当时台湾领导人经常做出挑衅性举动的主要原因。

那一时期的台海地区火药味十足,像一个火药桶随时会爆炸。

对抗66年:解放军获台海绝对优势,台军重搞小快艇制海以地制空

台湾海军的二手美制基德级驱逐舰,目前台军各方面已经被解放军远远甩在后面

四、大陆军事实力快速发展,两岸持久和平终现曙光

随着经济的发展,从1999年开始,人民解放军的军费开始逐年增加,每年保持增长12~20%的增幅。从2000~2005年的6年间,国防费支出从1207.54亿元增加到2475亿元,翻了一番。从1999年到2009年的11年间,军费从1076亿元增加到4806亿元,总额翻了两番还多。

在迫切的战略安全威胁和军队要准备打仗的要求下,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也取得了世人瞩目的进步。中国陆军先后进行了师改旅、合成化和集团军化的转变,信息化机械化作战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空军以50架轰-6K形成远程巡航导弹打击能力,以近500架第三代战斗机的机群规模全面压倒台湾空军。海军则在主力作战舰数量上跃居世界第二。

2013年11月28日,赴南海进行科研试验和训练任务的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及其伴随舰艇导弹驱逐舰沈阳舰、石家庄舰和导弹护卫舰烟台舰、潍坊舰,通过台湾海峡进入南海,驶向预定试验和训练海域。这一晚,台湾海峡一定灯火通明,因为从这一天开始,台海的力量对比终于发展到大陆全面压倒台湾的状态。

而此时由于连续6年的经济负增长,台湾军队的战力呈现下降趋势,台军在前几年甚至提出了我们多年前困窘时期也无奈倡导过的“以地制空”、“快艇制海”等战略,要发展一支“小而美”、“人数少、战力强”的军队,震撼但不震慑。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