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崇祯皇帝,很多人惋惜他非亡国之主而做了亡国之君。盖言其虽然性格上有着种种缺陷,但他真的是想做个好皇帝,真的是想把大明再次扳上正轨。但大明已积重难返,无人可力挽狂澜,北京城破,是绝对也逃不掉的事了。 但不少人觉得,崇祯皇帝,完全可以移驾南京啊。那里有一套完善的行政体制,有足够的税收,有中华的文脉,在那里,他可以继续做大明的皇帝。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崇祯皇帝跑到了南方,当时的中国大地,会有一些怎样的状况。 第一种,南北朝。 长江以南,是崇祯皇帝的大明王朝。当然,后世会称之为南明,与后来那个一直在跑跑跑的南明一样的名字。中原地区的富庶之家,会跟着跑过来,因为他们怕被农民军分家产,劫人丁。要活命,就要往南跑,带着钱财来,照样过好日子。而且,南方天气还没那么冷呢。大把的百姓,也会跑过来,因为他们习惯了跟朱家过日子,何况,普通人,照样也要活命,相比农民军的不确定性,已干了几百年皇帝的朱家,无疑更能让他们稳定;读书人,自然也跟过来,同江南士子们诗词唱和,不亦乐乎? 长江以北呢?李自成在北京正正式式做了大顺天子。占据了几朝古都,虽然无朱家那般从儒学方面的文化正统,但占据中原之地,历史上,还是会将之作为中华之正朔。 大明都跑南方去了,爱新觉罗们,报仇也不知道怎么报了,很可能与李自成结盟,承认其帝位,自己也可割据。至于张献忠,与李自成有天然的同盟关系,也入了大顺,封个啥王之类,足矣。 第二种,四国演义。 南明、大顺、大西、后金,各占一块地盘。互不承认,互不相让,大打出手,最后打累了,形成某种均势,虽然时有小斗,却无大战争。均转向内发展。几十上百年间,因开国皇帝及前几任们励精图治,都还过得去。但之后,子孙不孝,太监废君王、外戚干政事、奸相弄权柄,一方最先衰落。其它几方蠢蠢欲动,都想吞了他。 第三种,再次统一。 朱由检改变自己刚愎自用个性,以南方之力,中兴明朝。文臣武将们痛定思痛,紧密团结在崇祯皇帝周围,形成了一股王师北定中原的热烈氛围。而北方,女真人虽然无从找朱家报仇了,却与大顺大打出手。大顺乃新生政权,热力无限,不似当年的大明那样日暮穷途,终于一举把建州人灭了。但由于北方读书人都跟到了南方,且数十年战争,使北方生灵涂炭,民财用尽,与南方之富庶一比,完全不是一回事。李自成想南侵,朱由检想北伐,大战爆发。南方获胜——当然,也可以相反,南明继续烂,最终,被大顺军灭了。守在西川的张献忠,被这边统一的一方,剿灭。鉴于其残暴,械送京师凌迟处死。 …… 可能性还有很多。但有一点是无疑的,若几方继续争斗,死的最惨的,不会是统治者,不会是那些统兵大将,而是手无寸铁漂泊无定,想做太平犬而不可得的老百姓。 从三国到南北朝,不正是如此吗?历史没有假设,它自然形成的那样子,就是最优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