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防“剁手”关键要理性消费 今年,淘宝天猫“双十一”交易额数据达到912亿元,突破有史以来的纪录。几天后,一则“双十一退货574亿元”的消息引爆了微信“朋友圈”.在随后的11月25日,阿里巴巴集团起诉了3个捏造“双十一遭退货574亿元”消息的微信公众号。 此次事件过后,“退货”这一关键词进入了公众视野。且不论退货率如何,至少退货这一情况是存在的。对此,业内人士也表示,“7天无理由退货”以及卖家为了“冲量”、“赠送运费险”等促销行为助推了“退货潮”. 市民赵小姐是一位“网购达人”,她几乎是陪着电商一起成长的,从最初的贪便宜买到伪劣产品,到如今的货比三家,她已经能从不计其数的相似产品中,找到物美价廉的心仪物品。 “以前‘双十一',总是当天才上网淘宝,时间仓促,买到的东西大部分也不满意,基本不能用。退货时既浪费邮费,也麻烦,那都是经验教训。”赵小姐说,今年’双十一‘,她根据平常网购经验,对商品与价格进行对比,提早做好准备。 “看中的商品,先往购物车里放,等到双十一当天,比较过价格,觉得有便宜就买,没有便宜就放弃。”赵小姐一语道出了大部分消费者的心里想法--不是想买便宜货,而是想买觉得便宜的东西。 那么,面对电商铺天盖地的促销攻势,消费者要如何真正从购物狂欢中得到实惠呢? “看紧钱包,挑自己需要的买,不能盲目捡便宜。”福清市消协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要理性消费,最好要提前做好“功课”,多思量产品对自己是否有用,要尽量挑一些、信誉好、评价高、诚信、规范的商家进行交易。同时,在付款后要密切关注物流信息,留意交易系统自动打款时间。 “此外,消费者在网购时也要尽量避开网购高峰,就像旅游一样,大家都在高峰期出游,旅游体验比平常或多或少会打一点折扣。”福清市消协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网购时间上进行适当调整,比如打折力度不大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错峰购买。这样做,不仅淘得更轻松,也能保障商品质量、服务体验好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