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日本政府“国有化”钓鱼岛引发的中日关系紧张,目前已对日本在华企业造成一定影响。 中日之间会打起经济战吗 在当下,如果动用经贸武器反制日本是否可取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经济研究室主任张季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翟新均认为,因中国民间抗议,部分日本企业可能将考虑逐步减少在华投资,而为了维持目前重要的双边经贸格局,中日双方应以理性思考未来关系走向。 “经济反制”的双面影响 《21世纪》:部分日本著名企业在华工厂选择暂时停工,是否会在未来发酵成更严重的局面 张季风:这主要取决于未来中日关系和外交博弈的走向。就在华日资企业来说,中国采取何种政策,对它们经营环境的影响极为重要。 如果游行示威中的过激行为能很快被制止,相信日企在华工厂将会很快复工生产。若发生大规模非理性的过激行动,那么日资企业出于预防工厂被破坏及受到更大损失的考虑,可能还将自主选择暂时停工。 翟新:日本企业的决策一般都比较谨慎,目前他们仍在进行观望和考虑,一旦局面继续恶化,那么日本企业逐步减少在中国投资的可能性会增大。 目前来看,与东南亚国家相比,中国在制造业方面仍有成本优势,但如果国内一些非理性的打砸行为对日本在华工厂的设备和人员构成安全威胁,按照日本人基本心态,就会考虑暂时停工乃至逐步撤离。 《21世纪》:以目前中日双方经贸关系,任何一方采取经济手段反制对方,是不是可取的外交策略 张季风:中国是日本对外贸易伙伴中所占比例最大的贸易伙伴。最新数字显示,日中贸易已经占到了日本对外贸易总额的21%。但这并不等于如果中国对日本进行经济反制措施,中国就能够独善其身。 按照目前的中日贸易现状,如果任何一方决定采取经济手段反制对方,那么这将对双方的经济走势都构成影响。虽然目前尚无法精确计算中日双方一旦进行经济反制措施后的具体损失,但我并不同意部分人士认为中国一旦进行经济反制手段,将对日本造成更大影响、同时中国受影响程度较小的观点。 翟新:2011年,中日两国贸易总额已经达到了3400亿美元,而中国在双边贸易中处于逆差,这显示中国对于日本产品的需求较大。而从双方贸易的品类来看,日本出口中国的货品中,中高端及高科技产品较多;相反,中国出口日本的产品中,中低端产品比例较大。而这些中低端产品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有韩国、东盟国家等数个竞争者,这对中国的对外出口构成了威胁。 所以,国内有声音建议使用经济手段制裁日本,在我看来是不明智的,因为这将出现“人损一千,自损八百”的结果。 长远眼光看待经贸格局 (中新网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