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主角就是一个要做天生骄傲大唐人的契苾何力,契苾何力出身于铁勒可汗世家,是哥论易勿施莫贺可汗之孙,莫贺咄特勒契苾葛之子。这身份那绝对是王二代,铁勒是当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因经常与吐谷浑发生冲突,便迁到热海(今伊塞克湖)一带居住。他们与突厥人也算是族出同源。契苾何力九岁时父亲去世,他于是继任可汗之位,降号为大俟利发。要是一般人继承了可汗之位,那还不得吃喝玩乐,开始享受生活了。可是他却偏偏不,还放弃了可汗之位。
归降唐朝 贞观四年(630年),唐军消灭了不可一世的东突厥,西域各邦震动不已。贞观六年(632年),因倾服于大唐的强盛,契苾何力与母亲率领本部落一千多家(一作六千多家)前往沙州(今甘肃敦煌)归降大唐。李世民对这位诚意来投的外邦人十分礼遇,将其部族安置在甘凉二州(今张掖、武威一带),并封其为左领军将军,封其母为姑臧夫人,封其弟为贺兰州都督。 这可不是一般的礼遇,契苾何力刚投降就授予这么高的官职,这天可汗的胸襟也不是一般皇帝能比的,咱也别提什么玄武门之变,什么修改史书,在臣服各少数民族手段上,李世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胡萝卜加大棒运用的炉火纯青,各族对李世民是心服,才成为天可汗。 契苾何力同样被李世民折服,并立下誓言,永不叛唐。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贞观八年(634年),也就是契苾何力投降的第三年,李世民决心征讨吐谷浑。他委派李靖为总统领,带领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薛万均、薛万彻等人誓师出征。这个时刻,最兴奋的当属契苾何力。因为契苾何力终于可以报仇了,于是,他带着自己的部族兵也加入了西征的队伍。 在这场战争中,契苾何力不仅救了薛万均、薛万彻两兄弟,并且在战争中屡立战功,开战一年后,契苾何力就率领1000余人的队伍杀进了吐谷浑的王帐,除俘获王后在内的一千人之外,还带回来骆驼、马、牛、羊二十余万头。这场大捷让唐军十分振奋,更让李世民喜出望外。对于契苾何力更加信任。 永不叛唐 贞观十六年(642年),契苾何力回凉州省亲时,部落中的不少人因为想要归附自己的同族薛延陀部,此时薛延陀部落已经强大,于是将他与他的母亲、弟弟一块儿挟持带到薛延陀。消息传到长安,朝堂上一片哗然。大多数人都认为契苾何力一定会背叛大唐,因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还是深入人心的。但是李世民不以为然,他说:“契苾何力心如铁石,必不背我。”这才是契苾何力真正的知己。 果然契苾何力到达薛延陀可汗的大帐后,非但不配合,反而破口大骂。他拔刀向东边大喊道:“岂有大唐烈士,受辱番庭?”而后割下自己的左耳起誓,永不叛唐。这突如其来的一出,让在座所有人莫不愕然,更让薛延陀真珠可汗一度想杀了契苾何力,但是被自己的妃子劝阻。另一边,李世民得到契苾何力的表现以后,很快派出使者前往薛延陀部,经过谈判,同意以和亲为条件,只为换回契苾何力,回到大唐后,契苾何力官拜右骁卫大将军 士为知己者死,一心殉葬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公元649年7月10日),一手缔造了大唐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终于没能熬过病魔的侵蚀,驾崩于翠微宫的含风殿内,享年五十二岁。李世民的驾崩,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再也没有天可汗了,灵柩前,文武百官纷纷跪倒,悲痛至极。契苾何力与阿史那社尔请求自杀殉葬,侍卫陵寝,这深深感动了刚刚继位的唐高宗李治。最后以太宗遗嘱“不许殉葬”而作罢。 契苾何力始终没有忘记李世民对自己的欣赏和相信,他更加卖力的为大唐工作,击败龟兹、薛延陀、西突厥,安抚铁勒九姓,消灭高句丽,为维护唐朝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 仪凤二年(677年),契苾何力病逝,追赠辅国大将军、并州大都督,陪葬昭陵,谥号烈(一作毅),最终他还是完成了自己的心愿,那就是陪葬李世民,不得不说,契苾何力作为一个胡人,他对大唐的忠诚和情义令人动容。
本文历史百家争鸣编辑鲁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速言公众号:speeds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