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中国现代杰出军事家、革命家、战略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开国十位大将之首,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粟裕,名副其实的一代军神。粟裕将军参与指挥过很多重要的战役,让我们领略了一代军神的风采。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粟裕将军参与指挥的十场重要战役。 苏中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之战略防御阶段初期,华中野战军在江苏中部地区反击国民党军进攻而连续进行的7次作战的总称,因而又称其为苏中“七战七捷”。 宿北战役: 1946年12月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后发动的第一场大战役,在江苏省宿迁县以北地区围歼较弱的国民党整编第69师。此役,共歼灭国民党军2.1万人,歼敌3个整旅又1个团,共2.1万余人,国民党军第69师师长戴之奇自杀,副师长饶少伟被俘。粟裕曾在点评此役时提到:我协助陈毅同志指挥宿北战役深感责任重大,心情紧张。 鲁南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在山东省鲁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战役,亦称“峄枣战役”。鲁南战役历时18天,歼灭国民党两个整编师、一个快速纵队,共53000余人,缴获坦克24辆,榴弹炮48门,汽车480辆,各种小炮400余门,缴获重机枪若干。 莱芜战役: 华东野战军以临沂一座空城来换取歼灭国民党军1个“绥靖”区指挥部、2个军部、7个师共5.6万余人的重大胜利。此役,粉碎了国民党军南北夹击,逼迫华东野战军在不利条件下与其决战的计划,这一战役俘敌数量之多、歼敌速度之快,都创造了解放战争开始以来的最高纪录。 孟良崮战役: 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沂蒙山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重大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被完全消灭。这一战役,开创了在敌重兵密集并进的态势下,从敌阵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是打破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和转变华东战局的关键一战,被陈毅誉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豫东战役: 1948年,华东野战军西线部队在中原野战军配合下,出其不意地攻占河南省会开封,并在睢县杞县地区歼灭区寿年兵团。华东野战军在战役第一阶段全歼开封守军整编第66师等,在战役第二阶段歼灭区寿年兵团部及整编51师等,活捉兵团司令区寿年和师长沈澄年,在战役第三阶段给予黄百韬兵团以打击后成功撤退,并在之后不久发动济南战役,攻占济南,全歼第二绥靖区。 济南战役: 1948年9月16日至24日,华东野战军执行中央军委关于“攻济打援”的指示,在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兼代政委粟裕的统一指挥下进行济南战役,约14万人组成攻城集团,约18万人组成打援集团,经过8昼夜的激烈攻坚作战,在徐州之敌尚未来得及北援的情况下,全歼守敌10.4万余人,济南宣告解放。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无锡、镇江等城,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1949年4月23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政府垮台。接着,各路大军向南挺进,5月3日杭州、5月22日解放南昌。5月27日,第三野战军主力攻占上海。在此期间,第四野战军于5月14日南渡长江,16日解放汉口,17日解放武昌、汉阳。1949年6月2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结束。 上海战役: 1949年5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主力胜利渡过长江后,对国民党军重兵据守的上海市进行的城市攻坚战。解放军发动以消灭汤恩伯主力、解放大上海为目的的“上海战役”。1949年5月27日,上海国民党守城部队投降,上海彻底解放。 粟裕将军还参与指挥了其他重大战役。毛泽东主席说:“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竟三次辞帅,1945年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员,1948年让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现在又让元帅衔”。 每天接收精彩好文,欢迎订阅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dijiuwenh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