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组国产歼—16电子战飞机的照片在网络上流传甚广,广大军迷也纷纷惊呼“终于等到国产咆哮者了”。事实上,歼—16并不是我国第一型电子战飞机,在它之前,我国装备有多型电子战飞机,其中包括轰电—5、轰电—6、图—154等电子战飞机。而在我国装备电子战飞机之前,美苏两国早已开始了电子战飞机的研究与设计。
越南战争中的EB—66电子战飞机 一般意义上讲,美国的EB—66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型电子战飞机。EB—66研制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它是在B—66轰炸机上改装而来的,EB—66拆除了炮塔和轰炸瞄准装置,取而代之的是电子干扰设备。除此之外,EB—66还在翼尖和翼下携带了电子干扰吊舱,以增强对地面雷达的压制效果,EB—66最早出现在越南战场上,主要用于对北越地面雷达实施干扰,以保障轰炸机群的安全。
越南上空的F—105G反辐射电子战飞机 在越战中,美军还使用了多型电子战飞机,包括F—100F、F—105G、EF—4C“野鼬鼠”。EB—66只能执行电子干扰任务,但是它本身不具备打击地面雷达设施的本领,而EF—4C则是一种兼具电子干扰和反辐射能力的电子战飞机。在越战期间,EF—4C使用AGM—45“百舌鸟”反辐射导弹对北约的萨姆防空导弹阵地进行了成功的压制。
携带2枚AGM—45反辐射导弹的EF—4C电子战飞机 前苏联的电子战飞机最早发展于上世纪50年年代中期,不过当时的图—16A并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战飞机,因为图—16A执行的只是电子支援任务,比如在轰炸机进场前撒撒箔条、干扰敌方的通信等。直达上世纪60年代末,前苏联在图—16轰炸机的基础上改装出了图—16P电子干扰机,图—16P装有宽频段杂波干扰仪,可以为攻击机群提供远距离支援电子干扰。除了图—16P电子干扰机外,前苏联在这一时期还装备有图—22KP电子战飞机,它在发现敌方地面雷达后可以使用反辐射导弹进行有效压制。
冷战时期的前苏联图—16电子侦察机 越战结束后,美军并未结束对电子战飞机的研究,而是深刻总结了电子战飞机在战争中的使用经验以及暴露出来的缺点,以供后继电子战飞机改进。在吸取越战的经验教训后,美军在F—4的基础上改进出了新的F—4G“野鼬鼠”。首架F—4G于1975年首飞成功,量产型于1978年交付美军使用。相较于EF—4C,F—4G最大的改进在机鼻下方的AN/APR—38天线,这也是区别二者的重要特征之一。F—4G可挂载包括AGM—45、AGM—78、AGM—88在内的多型反辐射导弹,反辐射作战能力十分强大,这在随后进行的贝卡谷地空战和“沙漠风暴”行动中得到了印证,在这两场战争中,F—4G总是第一批率先进入战场的战机,在清除地方地面防空导弹阵地后,战斗机和轰炸机才进入战场进行对地攻击任务,而这已成为现代战争的一个重要特征。
以色列空军装备的F—4G电子战飞机 而提到美军的电子战飞机,就不得不提EA—6A/B电子战飞机。EA—6A/B是格鲁门公司在A—6攻击机机身上改进而来的舰载专用电子战飞机,EA—6A“入侵者”是EA—6B“徘徊者”的前型,美国海军使用的主要是EA—6A的改进型EA—6B。EA—6B于1966年开始研制,1971年首飞成功,随后正式上舰服役。EA—6B的核心电子战装备是5个电子干扰吊舱,这些电子干扰吊舱可以干扰多达7个雷达频段,而位于垂尾上方的电子干扰系统可以接受超远距离的雷达信号,并将这些雷达信号汇总至中央处理计算机,进而完成定向干扰和反辐射作战。
美国海军EA—6B电子战飞机,垂尾上方的电子干扰器整流罩是其重要的识别特征 在1986年美国空袭利比亚的“黄金峡谷”中,从“珊瑚海”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14架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和从英国空军基地起飞的4架EF—111电子战飞机一起,率先对利比亚的防空导弹阵地进行了压制和摧毁,使得利比亚的防空体系陷入了瘫痪状态,从而为后续的空袭开辟了安全的空中走廊。
“黄金峡谷”行动中的EF—111电子战飞机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美国还曾在F—111战斗轰炸机、F—16战斗机基础上发展出了EF—111电子对抗飞机和F—16CJ电子战飞机,它们与F—4G的作战模式基本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现藏于航空博物馆的轰电—5 与此同时,中国也开始了电子战飞机的尝试。上世纪80年代,为了跟上美苏电子战飞机的步伐,也为了建设解放军的电子战能力,我国在轰—5轰炸机的基础上改进出了轰电—5型电子侦察机,其主要干扰设备是一台大功率干扰器,可对地面通信设备进行压制,不过并不具备反辐射作战能力。此后,据悉中国空军还装备了轰电—6电子战飞机,不过该机很少出现在公众视线中,而它是否存在也没有得到官方证实。
传闻中的轰电—6 在这一时期,前苏联也发展出了苏—24MP电子战飞机,该机曾在2014年近距离对驻扎在黑海的“库克”号驱逐舰进行了强电磁干扰,甚至一度把“库克”号驱逐舰上的20多名舰员吓得纷纷要辞职。
中国空军装备的图—154MD电子侦察机,注意机腹的电子侦查吊舱 进入90年代后,苏/俄由于国家形势动荡,在电子战飞机方面的研制几乎陷入了停滞,而美国除了改进EA—6B外也没有发展专用的电子战飞机,倒是中国在进口的图—154客机上改进出了图—154MD电子侦察机,不过该机一直使用的是中国民航的涂装,直到现在,图—154MD依旧是中国空军电子侦察机的中流砥柱。
美国海军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镜头近处这架) 进入新千年后,随着EA—6B性能的逐渐老化和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对制电磁权要求的不断提高,美军开始研制新一代电子战飞机,也就是著名的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波音公司于2001年开始研制EA—18G电子攻击机,该机于2006年完成研制,2007年交付美国海军使用。EA—18G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子攻击机,它的核心电子战设备是ALQ—218战术接收机和ALQ—99电子干扰吊舱,其中ALQ—218最引以为傲的是它的电子监听功能,它可以在干扰目标通信能力的同时对其通信内容进行全程监听,因此EA—18G除了用于军事冲突外,还在反恐作战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而这也是未来电子战飞机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国产“咆哮豹”,注意其左右翼下携带的是两种不同电子战吊舱 近年来,我国在电子战飞机的研制领域也成果丰硕,除了运—8、运—9系列电子干扰/侦察机外,我国还在歼轰—7A“飞豹”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用于电子干扰与反辐射作战的电子战型号,它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咆哮豹”。放眼世界,在战斗轰炸机基础上研制电子攻击机已经成为大趋势,而最新曝光的歼—16电子战飞机也印证了这一点,以歼击轰炸机为平台的电子战飞机不仅可以携带大型电子干扰吊舱,还可以同时携带反辐射导弹,从而实现反辐射作战侦察打击一体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