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从正能量角度解读《西游记》,已经讲到了《西游记》的第十回。第十回叫做《老龙王拙计犯天条,魏丞相遗书托冥吏》,本来讲取经的,为什么要讲上这么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呢。这可不是一个没用的故事,此故事大有深意。
关于“泾河龙王与钦天监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袁守诚”之间怎样斗法,这里不一一详述了,与电视剧里说的差不多。这场争斗其实不重要,争斗的方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结局。争斗的结局是龙王到阴间去告李世民,李世民阳寿尽了,被崔判官加了二十年阳寿。崔判官还让李世民回去“做个水陆大会,超度那无主的冤魂”。最终的结果是李世民对佛教的看法有了质的改变。 在此事之前,满朝文武以及李世民本人还是尊道抑佛的。李世民出榜招僧,修建水陆大会,超度冥府孤魂的时候,太史丞傅奕曾上表曰:“西域之法,无君臣父子,以三途六道,蒙诱愚蠢,追既往之罪,窥将来之福,口诵梵言,以图偷免。且生死寿夭,本诸自然;刑德威福,系之人主。今闻俗徒矫托,皆云由佛。自五帝三王,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长久。至汉明帝始立胡神,然惟西域桑门,自传其教,实乃夷犯中国,不足为信。” 傅奕对佛教的态度,代表了当时多数朝臣以及百姓的态度。这样的态度,是不会去崇信佛教的。 宰相萧瑀与傅奕的看法不一样,他与太史丞傅奕论辩,这场论辩也很正常,朝堂之上的臣子的不同意见。李世民也拿不准,听完论辩,他征求太仆卿张道源、中书令张士衡的意见。二人告诉李世民:“佛在清净仁恕,果正佛空。周武帝以三教分次:大慧禅师有赞幽远,历众供养而无不显;五祖投胎,达摩现象。自古以来,皆云三教至尊而不可毁,不可废。伏乞陛下圣鉴明裁。” 就这样,李世民决定举行“水陆大会”,为了不再有其他声音,他还出了法律,规定:但有毁僧谤佛者,断其臂。 自此,李世民开始崇佛。 所以,“泾河龙王”一事,是李世民信佛的一个铺垫。李世民是人间的帝王,只有人间的帝王信佛了,老百姓才会信佛。李世民要做“水陆大会”,自然就要找大德高僧,找来找去,也就找到唐僧了。这样,唐僧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得到官方认可去西天取经了,佛教也能顺利的在中土发展了。 说到这里,这看似是一场阴谋。真的是阴谋吗?李世民就那点阳寿,这是阴谋吗?这恐怕不能说是阴谋。崔判官给李世民加了阳寿,这是违反规定的,但崔判官毕竟是先帝之前的御前之臣,再加上与魏征的关系,因此给李世民加阳寿再正常不过了。这些都正常,那谁不正常呢?作者吴承恩写这一段本就不正常。为何?我们来看原著崔判官的原话:“判官道:‘陛下到阳间,千万做个水陆大会,超度那无主的冤魂,切勿忘了。若是阴司里无报怨之声,阳世间方得享太平之庆。凡百不善之处,俱可一一改过,普谕世人为善,管教你后代绵长,江山永固。’”。这话中的那句“若是阴司里无报怨之声,阳世间方得享太平之庆。凡百不善之处,俱可一一改过,普谕世人为善,管教你后代绵长,江山永固。”是吴承恩先生所要表达的重点。从这句话中再找出一个重要的词—江山永固。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吴承恩在说什么了吧?吴先生聪明,他借崔判官的话,告诉了世间帝王一个真理“皇帝治理天下,要施行仁德,要公平公正,要让百姓有冤能伸。只有这样,百姓才能称赞皇帝,作为皇帝,要教导臣民行善举,做善事。这样的天下,才能江山永固。” 这句话中还有一个词—后代绵长。为何有这个词语呢?之前我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被“幽冥界”捉去,告诉了我们什么?》一篇中提到吴承恩生活的年代是明朝,期间有明武宗、明世宗、明穆宗、明神宗四位皇帝。其中明武宗朱厚照,明孝宗朱佑樘长子,在位16年,病死,终年30岁,无子,他的堂弟继位,为明世宗。这明武宗为何无子?吴承恩将这无子看成是报应,是因为皇帝无道的原因。这里有“后代绵长”一词,就是这个原因。 小说的情节是为了小说更加的连贯,更有可看性。但,小说情节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却是作者本人所经历的世间之事,也许这就是经典所在。 从正能量角度解读《西游记》进行中,请继续关注。 每天接收精彩好文,欢迎订阅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第九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