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了维护其在巴拿马的利益,以种种压力,企图迫使巴拿马修改新运河条约,控制巴拿马运河主导权,从而激起了巴拿马人民的强烈不满。反美浪潮在巴拿马全国各地日益高涨,纷纷要求加速运河区巴拿马化的进程。1989年10月3日,美国在巴拿马策动军事政变失败后,就定下了武装入侵巴拿马的决心,1989年12月16日,4名美国军官乘车经过巴拿马国防军司令部门前的大街时,与巴拿马士兵发生了冲突,美军军官被打死打伤各一人,美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代号为正义事业行动的侵巴战争。
1989年12月20日凌晨1时,在美国本土内华达州托帕诺空军基地的F-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首先潜入巴拿马领空,以突袭方式对巴拿马城、科隆、里奥阿托的巴拿马国防军驻地和城市主要设施进行轰炸,与此同时,美海军海豹突击分队的部分队员袭击了诺列加的小型私人机场,炸毁了诺列加的座机,另一部分海豹队员袭击了守卫诺列加专用船只的卫兵,并炸沉了该船,切断了诺列加的空中和海上逃路。 美军兵分5路同时向巴军各军事要地发动进攻。第1路,由特种部队和1个突击营组成红色特遣队,分为东、西两路行动,红色特遣队以一路攻打驻巴拿马城以西里奥阿托的巴军2个步兵连,另一路攻打位于巴拿马城以东的托里霍斯国际机场,西路部队利用隐形战斗机轰炸的效果,迅速实施了150米低空伞降,降落在西里奥阿托的两个巴军军营旁边,并以扇形包抄巴军第6、第7步兵连,经过激战,巴军大部溃逃,250人被俘。东路部队迅速降落在托里霍斯国际机场,包围了巴军航空队,解除其武装,夺占了该机场,并且封锁了帕克拉河大桥,红色特遣队在包围和占领里奥阿托城巴军营地时,遭到巴军抵抗,被迫组织强攻,在A-7D型攻击机和攻击直升机支援下,于20日拂晓前完成了任务。
第2路由第6机械化营、1个轻型坦克排、第5步兵营和海军海豹突击分队组成尖刀特遣队,在炮火、坦克和攻击直升机的掩护下,一部分兵力迅速夺占阿玛多尔堡,歼灭了巴军第5步兵连,主力直扑巴拿马国防军司令部大楼,由于该大楼是巴拿马大型的综合军事设施,除设有国防军司令部和参谋部外,还有反游击战专业化精锐团,安全和军事情报局,反骚乱部队总部,为巴政府首脑机关和诺列加的主要办公处,所以在围攻巴拿马国防军司令部大楼时,遭到了巴军警卫部队的顽强抵抗,后在攻击直升机及82空降师轻型坦克连的火力支援下才攻占了巴国防军司令部大楼,由于情报有误,美军没有抓到诺列加。 美军自12月20日入侵开始,其特种作战部队就开始执行抓捕诺列加的任务,在搜寻中首先包围了古巴、利比亚和尼加拉瓜大使馆,约有80名士兵强行闯入尼加拉瓜驻巴拿马大使馆的住宅,但是没有抓到诺列加,12月23日傍晚,美军突击部队指挥官获悉,诺列加藏到了梵蒂冈驻巴大使馆避难,便立即派出500名士兵和10多辆装甲车包围了该大使馆,禁止人员出入,靠近大使馆,1架A-37蜻蜓直升机不断在使馆上空盘旋,执行监视任务。
美军在武力威胁的同时,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心理战,并不断给梵蒂冈使馆施加压力,迫使其交出诺列加。12月30日,美军南方司令部司令瑟曼在武装车辆的护卫下来到了梵蒂冈使馆门前,在灰色防弹车里同身穿白袍的罗马教皇特使拉沃亚进行了40分钟的磋商,之后,在长达10天的时间里,拉沃亚与美军官员保持会谈,拉沃亚曾多次劝说诺列加离开使馆,但是诺列加置之不理。1990年1月3日下午,成千上万的巴拿马人在梵蒂冈使馆门前示威,要求把诺列加交给巴拿马人民,在种种压力下,诺列加表示自愿投降,并提出了三个条件,让他身着军装向一位美军军官投降,让他打电话通知亲朋好友,在他被捕前,对他向美军投降的决定保密。美军同意了诺列加的要求,还答应对他进行公正的审判,不判他死刑,1月3日晚上20时50分,诺列加走出使馆,美军迅速将其逮捕,巴拿马城进攻战斗至此结束。
美军进攻巴拿马实施的一系列心理战、突击战、空降战、点穴战等成为了现代化条件下城市战作战方式的教科书式范本,在一系列的突然节点性打击之下,可能敌对方还未做出任何反应就已经被击败了,这才是现代战争的精髓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