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苏联是核大国?其实一开始并非如此,美国曾经用枪顶在苏联的头上

苏联是核大国?其实一开始并非如此,美国曾经用枪顶在苏联的头上

二战结束,世界随即陷入了东西方对抗的阴云之下。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分别代表了本方阵营的最强实力,为了取得战略局势的主动权,两个大国无不在夜以继日的快速扩充自己的核武库,这不仅关乎到两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也关乎到两个阵营,两个体制,两条路线谁更正确,谁更能代表人类未来的发展,谁才是最先进、最解放的制度。而表现在世人面前的,就是在世界舞台上,谁更加占据主动性。如果不能占据战略主动性,何以谓之超级大国,何以引领道义、号令诸侯,如果这些都做不到,那么只能证明,你不配为阵营的领袖和世界的一极。但是战略主动性不是白白得来的,对于两超来说,充实的核武库,高技术的发射平台,以及压迫性的核政策,才是确保战略主动权的最根本保障。由此,两个国家都围绕着核战争进行准备,无不以核突击理论作为自己的核政策。

苏联是核大国?其实一开始并非如此,美国曾经用枪顶在苏联的头上

核突击理论的成型大约产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时间里,那是冷战对抗的升温阶段,该理论最早由美国提出并且实行,苏联随后跟进。而构成核突击战略的两个先决条件就是:第一,拥有前线布置的核导弹发射平台;第二,拥有充足的核弹数量用于首轮突击。为了达成第一点要求,美国不得不在土耳其和西欧诸国部署大量的战略轰炸机和核导弹,前线布置的优点有很多,当然,受限于当年的弹道导弹射程也是一个原因,不过军事理论就是发挥现有武装的优势,避免劣势而产生的。核突击理论之下,前线布置的核武器载具拥有最快的反应速度进入发射阵位(甚至本身就常年在发射阵位值班),同时留给被打击方的防御和反击时间也是最短的,例如在土耳其发射的2000多公里射程的弹道导弹,用不了20分钟就会落在苏联西部的经济中心地带上,这对于防御方而言,意味着做出反击决定的时间甚至需要是一念之间。城市和军事基地的抗核打击预案将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开展。核突击的首轮打击目标次序一般包括了敌对方的首脑机关、军事通信基站、各级指挥中心、各级行政部门、部署有核武装的空军基地、海军基地和陆军导弹阵地等。目的是在那极短的几十分钟内,执行完首轮核突击,并且能有效的瘫痪对方的行政和指挥能力,令对手甚至连做出反应的机会都没有,连反击的命令都来不及,也发不出去,紧接着,第二波次的打击就会到来……可以看出来,这是一种侵略性和主动性极强的核攻击政策。1959年12月30日,随着SSBN-598“乔治?华盛顿”号战略导弹核潜艇加入美国海军现役,使得美国拥有了更加有利于执行核突击任务的武器:战略导弹核潜艇,以其无限的续航力,长期的敌岸前沿值班,数量足够的导弹武器,成为了执行这一任务的不二法宝。苏联就曾经多次在北冰洋冰盖之下发现美国战略核潜艇在那里巡航。就在1959年美国第一艘导弹核潜艇服役的同时,苏联还没有建造出自己的导弹核潜艇,在这一时期,美国取得了对苏联的战略核优势。1960年7月,“乔治?华盛顿”号开始了导弹发射试验,7月19日成功从水下发射了两枚“北极星”弹道导弹,几分钟之后,海军少将雷伯恩从核潜艇上向总统发出一封重量级电报:“北极星”导弹,从深海发射,发射成功。而在同一时期,苏联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尚未研制成功,只能使用常规动力的G级弹道导弹柴电潜艇,而且苏联潜艇使用的导弹射程比之“北极星”也差了许多,没过几年,“北极星”导弹的改进型射程就达到了1500海里,后来更是提高到了2000海里以上。“乔治?华盛顿”号核潜艇总共搭载有16枚“北极星”导弹,导弹发射使用的指挥系统是MK-80型导弹射击指挥仪,每一枚导弹可以携带一枚6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此外该级潜艇的艏部还装有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共备弹18枚,鱼雷射击指挥仪为MK-112系统。“乔治?华盛顿”级导弹核潜艇的水面排水量为5900吨,水下排水量达到了6880吨,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潜艇,其主尺度为116.3米×10.1米×8.8米,水下航速可达24节,自持力60天,极限潜深为213米。

苏联是核大国?其实一开始并非如此,美国曾经用枪顶在苏联的头上

通过技术对比就可以显而易见的发现,苏联的战略导弹核潜艇比美国的技术要落后许多,在美国之后服役的H级导弹核潜艇的导弹数量只有3枚,而乔治?华盛顿级就有16枚,甚至苏联一开始还没有掌握水下发射技术,即便是导弹的射程也比美国的导弹差之甚远,不过即便是如此,苏联也顺利的拥有了自己的二次核打击能力,拥有了自己的海基核打击能力,这对于重新争取战略主动权,意义重大。由此可见,不论是执行主动的核突击战略,还是被动的核反击战略,拥有战略导弹核潜艇都是必不可少的。不过失去主动权的苏联,被形容为:美国用枪顶着苏联的脑门,而苏联要开枪,还需要先拔枪。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