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苏联时代的黑科技:长的最像轰炸机的战斗机

在冷战时期,由于远程轰炸机的威胁存在,使得我们必要面对一种情况,就是如何更有效的打击敌人,保护自己。应育而生的就是远程轰炸机。

苏联时代的黑科技:长的最像轰炸机的战斗机

在1965年,由于在图128系列远程截击机研制上的成功,图波列夫设计局接到了前苏联当局研制新一代超音速远程截击机的命令,也就是代号“148”工程的飞机研制计划。在随后的很短一段时间内,图波利夫设计局提出了飞机的设计方案,并将其命名为图148-100,该机为可变后掠翼布局,计划配备两台推力为14200Kg的РД-19Р-2发动机,可携带代号“狂风100”的空对空导弹。图148-100在50-100米低空最大速度可达1400公里/小时,在16000-18000米高空速度为2500公里/小时,其航程在前苏联截击战斗机中堪称一绝,在高空超音速巡航状态下可达5000公里。由于装备了“狂风100”远程导弹和先进的航电设备,该机拥有独立作战能力,可以在缺乏地面引导的苏联边境空域独立执行拦截作战任务。

苏联时代的黑科技:长的最像轰炸机的战斗机

由 Tu-128 “提琴手” 深度升级而来的 Tu-148 远程截击机从外形上看,就如同 Tu-22M3 “逆火” C 的缩小版。

Tu-148 原拟安装 Phazotron NIIR 研发的 Smerch-100 火控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是 1 具孔径2 米!!! 的 PESA 雷达,将能探测并锁定速度范围 500-4500 千米/小时,高度范围 50-35000 米的各类空中目标,并引导超远程空空导弹从 250 千米外开火射击。即使到了今天上述技术指标仍然非同小可,对于上世界 60-70 年代的 SX 而言想在战斗机上安装如此强大的火控系统纯属 YY。不切实际的 Smerch-100 最终被孔径 1.4 米,性能指标现实得多的 NIIP Zaslon 雷达所取代。

苏联时代的黑科技:长的最像轰炸机的战斗机

配备于 MiG-31 上的 Zaslon 雷达,1.4 米的雷达天线孔径已经达到 MiG-31 基本设计所能容纳的极限。

Tu-148 全长 32.5 米,比 MiG-31 高出 43%,机身横截面得以相应加大,足可塞进孔径 BT 至极的 Smerch-100 雷达。Tu-148 外翼段的后掠角范围是 20-56 度,最小后掠角状态翼展 26.6 米,最大起飞重量高达 60000 千克,配备 2 台加力推力各 157 千牛的 RD36 型涡扇发动机。与 MiG-31 相比,Tu-148 更大更重,能携带更为强悍的任务航电-武器组合,且作战半径及滞空时间均远在 MiG-31 之上: Tu-148 和 MiG-31 的亚音速作战半径分别为 2150 和 1450 千米,超音速作战半径分别为 1000 和 720 千米,Tu-148 能在距基地 1300 千米的位置巡逻 2 小时,在距基地 500 千米的位置巡逻 4 小时,而 MiG-31 在距基地 1300 千米处只能滞留大约 20 分钟,在距基地 500 千米处也只能巡逻大约 2 小时。虽然 Tu-148 全副武装时的最大平飞速度仅为 1650 千米/小时,比同样状态下的 MiG-31 (马赫 2.35) 慢大约 1/3,但惊人的续航力使 Tu-148 可以将巡逻轨道大幅度向外推移,在空中 “恭候” 来袭敌机,执行防空任务时的作战效能远在 MiG-31 之上。然而 YY 无极限的 Smerch-100 火控系统被砍之后,Tu-148 的任务航电-武器组合变得与 MiG-31 毫无二致 (同样是 Zaslon 雷达 + 4 枚 R-33 远程空空导弹),竞争力大打折扣,相对而言 “体态轻盈”,“简单廉价” 的 MiG-31 笑到了最后,堪称极品截击机的 Tu-148 则胎死腹中。

苏联时代的黑科技:长的最像轰炸机的战斗机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