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明朝建国之初,日本竟连杀3名去建交的官员!朱元璋是怎么处理的

中国自汉唐一来,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特别是汉武帝、唐太宗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真可谓是四野臣服,万国来朝。无数周边及欧洲国家都奉中国为天朝上国。1368年,刚刚赶走蒙古人,一统中华的朱元璋,当然也希望大明朝能够四夷宾服,恢复汉唐时期万国来朝的气势。朱元璋在即位之初,就委派大量的官员使臣前往周边的诸如朝鲜、安南、日本、琉球等小国家,递交国书,表示想让他们臣服大明朝,互为藩属国。可是国书下到日本的时候,日本不但不领情,居然连杀3名明廷派去递交国书的官员。消息传到南京后,举朝震惊。不少大臣都表示日本此举太过无理,请求发兵日本,向日本问罪。

明朝建国之初,日本竟连杀3名去建交的官员!朱元璋是怎么处理的

1、朱元璋同日本示好意欲建交,日本却斩杀使者

朱元璋更是恼羞成怒。他觉得日本此举让刚刚建国的大明朝颜面尽失,决定一定要给日本一点颜色看看。他这次修了一封战书,让使者送往日本。日本这次倒是没有再敢斩杀这名使者了。杀了之前3名使者的是日本的“摄政王”怀良亲王,他针对朱元璋的这封战书,写了一封回信:

“臣闻三皇立极,五帝禅宗,惟中华之有主,岂夷狄而无君。乾坤浩荡,非一主之独权,宇宙宽洪,作诸邦以分守。盖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臣居远弱之倭,褊小之国,城池不满六十,封疆不足三千,尚存知足之心。陛下作中华之主,为万乘之君,城池数千余,封疆百万里,犹有不足之心,常起灭绝之意。

夫天发杀机,移星换宿。地发杀机,龙蛇走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昔尧、舜有德,四海来宾。汤、武施仁,八方奉贡。

臣闻天朝有兴战之策,小邦亦有御敌之图。论文有孔孟道德之文章,论武有孙吴韬略之兵法。又闻陛下选股肱之将,起精锐之师,来侵臣境。水泽之地,山海之洲,自有其备,岂肯跪途而奉之乎?顺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贺兰山前,聊以博戏,臣何惧哉。倘君胜臣负,且满上国之意。设臣胜君负,反作小邦之差。自古讲和为上,罢战为强,免生灵之涂炭,拯黎庶之艰辛。特遣使臣,敬叩丹陛,惟上国图之。”

这封回信倒是把朱元璋好好夸耀了一番,说他是中华之主,自己是倭国之臣。还一再表示天朝家大业大,物产丰美,而区区日本边陲小国,不值得兴师动众。总之中心思想就是“中日一家亲”,讲和为上。但是并未提到愿意做明朝的藩属国。

朱元璋看到这封回信,写的不卑不亢,气势凌然。他仿佛被浇了一头的凉水,本来已经决定好的远征日本之举突然宣布作罢,“以后图之。”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提起这档子事了。终朱元璋一生,也没有出兵征讨过日本。那么为何朱元璋要选择放弃呢?

这事,恐怕还是跟几十年前那场“神风”有莫大的关系。

明朝建国之初,日本竟连杀3名去建交的官员!朱元璋是怎么处理的

2、日本不承认明朝宗主国的地位

宋朝灭亡之前,中国一直都是是日本的榜样。崖山一战,南宋灭亡,日本“举国缟素”来哀悼大宋的灭亡。蒙元建立后,元世祖忽必烈因“倭主不来朝贡”,造大船7000艘,两度讨伐日本,结果船队均被台风所摧毁,日本人将此风称为“神风”。

虽然太祖朱元璋复国成功,但继起的明王朝在日本人的眼里,已经失去“正溯地位”。中国自唐宋以后就不再是他们崇尚的正源华夏了。日本将宋朝覆亡视为古典意义中国的结束,即所谓“崖山之后,再无中国”。

因为“神风”的缘故,小小的日本岛国两次横扫元朝水师。此后,日本军心大振,对中国也不再仰视。他们认为蒙古人可以灭宋,但却无法灭日本。

虽然朱元璋鄙视日本由来已久。在他眼里,日本就是个“国王无道民为贼”的小丑国。但日本却认为本国比这个明国更有资格继承中华大统,他们以中华正统——上古人自居。针对大明皇帝对日本的鄙视,日本也进行了回应,日本学者写了一首诗《答大明皇帝问日本风俗诗》,描述了日本国现状:

“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银瓮储清酒,金刀脍素鳞。年年二三月,桃李自阳春。”

明朝建国之初,日本竟连杀3名去建交的官员!朱元璋是怎么处理的

3、朱元璋从大局出发,决定放弃远征计划

所以说,此时的日本,已经不是当年还对唐宋时期的中国保留敬畏之心的日本了。他们认为古典中国已经覆灭,现在的明王朝远远达不到要让日本国依附归属的实力。故而他们不臣服明朝,同样也不害怕明朝对他们的进攻。

而朱元璋,则是一个十分理智的人。明初刚刚建国,百废待兴,民生凋敝。朱元璋想要人民百姓都能够休养生息,故而不愿意劳师远征。再者,朱元璋也实在害怕重蹈当年元朝“神风”之覆辙。后来朱元璋命令规定日本为“不征之国”。

朱元璋此举,看似大度,实则无奈。不过朱元璋绝对是一个懂得韬光养晦的人。他做事有分寸,不冲动。就当时明朝的国力和现状来说,避免战争,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上策。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