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志、大兵是因为什么原因分开的?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705227377821090059/
1984年的某一天,为了备战某项全国性的相声比赛,奇志和自己的搭档郭新躲在某个公园的角落练习着他们刚刚创作的《啊!马王堆》,接连几天,一个十几岁的男孩都在一旁观看奇志、郭新的表演,通过几天的观看这个男孩喜欢上了相声,于是这个男孩便恳求奇志教他相声,面对男孩一脸诚恳的表情奇志无力拒绝,就这样这个男孩成了奇志的徒弟,这个男孩就是大兵。
一晃十几年就过去了,在这十几年的时光里,大兵上了大学,后又进入了部队文工团,在文工团工作不多久大兵便辞职了,辞职后的大兵辗转于长沙的各个舞厅,有时候会担任主持人,有时候打打杂,正巧,那时的奇志也在长沙的歌舞厅表演相声,后来两人便合计一起表演相声,一拍即合后两人便开始实施这个计划。
1995年,奇志和大兵在长沙歌舞厅开启了相声表演之路,正所谓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奇志大兵的表演并没有赢得观众的认可,几天下来奇志大兵也只赚到了一百多元,于是两人开始总结经验,经过总结,奇志大兵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他们表演的相声多是别人的相声段子,并不是这些段子不够精彩,而是奇志和大兵没有深刻理解这些相声段子,该需要抖包袱时奇志和大兵没有抖包袱,该需要变换语气语调时奇志和大兵没有变换。
总结过后奇志和大兵决定自创相声段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两人创作了几段新的相声段子,奇志和大兵在自己创作的相声作品中融入了很多符合长沙地域特色的笑点包袱,这样的创新效果很是显著,喜欢听奇志大兵相声的观众也是越来越多的观众,在那两年里,奇志和大兵每天都要赶好几个舞厅,哪个舞厅的老板都以能请到奇志大兵而喜上眉梢。
正所谓人“人红是非多”,奇志大兵火了后,很多舞厅都想请到奇志大兵,然而奇志大兵又不会分身术,他们一天只能在几个固定的舞厅演出,为此奇志大兵拒绝过很多邀请,拒绝多了自然而然会得罪某些人,而某些被奇志大兵拒绝过的人便采取了一些非正当的手段报复奇志大兵,被一群人毒打、被人莫名其妙带走成了奇志大兵回忆中难忘的一段记忆。
终于熬过了那段坎坷的岁月,奇志大兵开始和电视台合作,可能舞台大了每个人的想法就会多,在创作新作品《一块钱》时,奇志和大兵发生了口舌之争,这貌似是奇志和大兵唯一的一次口舌之争,而这次不愉快貌似为他们的“裂穴”埋下了伏笔,这件事发生不久后大兵便给奇志打了电话,电话里大兵提出了分开,那一天是2003年2月28日。
也就是说,是大兵提出的不再合作,而大兵之所以提出分开多半也是因为其想自己发展,后来的一段时间大兵在娱乐圈发展的着实不错,还上过几次春晚,只不过大兵很少再说相声,我想他应该是淡忘了那些青葱岁月。
有些时候,人就是这样,共苦容易同甘难,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