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征文#有没有一档综艺节目你觉得被低估了?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705590448955605256/
如果问我我觉得最好看的综艺是什么,过去我也许会说是选秀类节目,毕竟各种小鲜肉谁不爱呢?但是看久了,一个系列的展开,就会让人觉得过程未免太过于枯燥,超女快男导致流程一样,不一样的嘉宾学员,一样的流程,一样的标准,那选出的不一样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为什么它们能雷打不动的举办?相比是因为这是全国性的综艺节目,符合华语乐坛的流行,所以观众也容易对此有好感。但是综艺节目对观众的吸引程度总是在改变,所以节目的品质才是觉得一个综艺成功与否最重要的因素。
流行音乐听腻了,不如来点小众音乐,于是《中国有嘻哈》出现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一个网络综艺,地下rapper们的节目竟然火了,引起了不少的轰动,“你有自己的freestyle吗?”这句话是不是很耳熟?
小众音乐独出心裁,专业渠道走上舞台
流行音乐绝对是华语乐坛的主导趋势,但是随着中外音乐的交流,越来越多的人对说唱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但是国内对rapper的筛选并不称规模,所以这类人大多只能成为地下rapper——正如这个说法,民间组织而已。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就更需要一个专业的综艺让这些人从“地下”走到台上,毕竟所有音乐人都对舞台有种渴望,rapper们也不例外,同时rapper们需要更大的舞台证实自己,普通人想要舞台更了解说唱,这个节目的初衷就决定了——《中国新说唱》。
OG老炮加上偶像实力派,节目看点十足
如果张震岳热狗他们算是说唱界的老炮儿,rapper们对他们敬意十足,那吴亦凡就是偶像级的说唱新生力量。在选择导师的时候,你会选择老炮,还是流量级实力歌手吴亦凡呢?地下实力rapper和偶像选手pk,地下rapper蔑视偶像选手,节目看点十足。而你以为吴亦凡作为新生力量实力不够?但是他却能直戳说唱重点:freestyle!这才是一个实力派rapper真正能展示实力的方式,光是押韵已经不够了,那请问你有freestyle吗?
神秘嘉宾参赛,男女混合赛制,实力面前无性别之分
从节目开始就引进了一个神秘人,全程戴着面具,好奇吗?当人随着节目的播出,对神秘人的身份越来越好奇的时候,节目组爆出,这个人不是普通人,而是首位击败黑人说唱冠军的欧阳靖!就连吴亦凡都表示了对他的尊敬,节目噱头十足。而且不同于超女快男都是同性之间的比赛,《中国新说唱》完全是用实力说话,完全公正公开平等的竞争,有实力你就是新说唱想要的人。
《中国新说唱》想要的就是中国式的说唱
说唱其实是国外的一种音乐表达形式,中国想要一种中国本土的说唱,不是一直在模仿黑人的说唱,而是要超越。所以即使欧阳靖的实力的确够强悍,但是因为他不能用中文作词而被淘汰。的确中国最基础的就是用中文来作词,这才是中国元素。其次,光是用中文押韵还不够,还得有中国特色,比如方言。最后中国新说唱给地下rapper一个专业的平台,能得到和导师的交流,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将不同区域的rapper融合一起相互交流,促进发展。
所以《中国新说唱》的成功其实是必然的,虽然他它只是一个网络综艺,但是强大的导师阵容,噱头十足的节目看点,中国文化和音乐的交融传播,让它在在单调的选秀节目氛围中产生不一样的化学元素。
我们在一起,就是《向往的生活》。《向往的生活》被网友戏称为往生,这部综艺第三季现在正在播出,而且网友给第三季的评价是:何炅黄磊使劲硬撑着这个节目,早就没有了节目的初衷。
节目的初衷已经很明确了,就是我们要逃离城市、逃离繁华、在让你身心愉悦的地方过着袅袅炊烟的生活。如果这个时候能有两三好友前来,减压生活中会有更多的乐趣。
《向往的生活》来自韩国综艺《家族诞生》,几个艺人是常驻嘉宾,会有飞行嘉宾前来做一些农活,其实他们在某个地方只有短短12天的生活,但是给观众的感觉是,他们融入的很好,而且节目的价值和文化在慢慢升华。
这个节目有情怀
第一季没有经验,就是很简单的让嘉宾来,做农活、吃饭、聊天、做游戏,没有什么压力,但是第二季开始,嘉宾在走的时候需要种菜,等长到一定的季节,这些菜丰收了,会给嘉宾寄出去;第三季往生节目参加了中科院的社情调查,往生在一步步的走向节目的初衷。
远的不说,就说第三季,看了这么多期节目,也记住了古丈县翁草村产白茶,而且还和其他省市进行合作,环境很好,因为节目的制作拍摄,给山里通了一条公路,以前进山都没有公路的。
这就会带动当地产业发展,这就是这个节目的社会意义。
放肆嬉笑,朋友就在身边,携手玩闹,生活就在眼前
节目的可看性也很高,这一点也很奇怪,为什么只是嘉宾干干农活、做做饭、吃吃饭、聊聊天就这么好看呢?为什么看嘉宾一起玩抽王八也这么有趣呢?为什么看嘉宾玩小时候玩的游戏就这么有趣呢?
宋丹丹几乎是每一季都来,宋丹丹出演的节目总是很有趣,指使巴图帮大华彭彭干活,她为蘑菇屋酿酒,回忆往事而且众人重温过去的一些活动,回忆如歌大概就是这样。
徐峥来的时候也是笑点十足,把“不想干活”四个字写在了脸上;被迫去插秧,还爱上了插秧,岁数大了爱吐槽,年轻人抓黄鳝,他说“你们以为就能完成任务了“;还自曝年轻时做过发型模特,众人爆笑。
最有意思的是黄渤来,那种坏坏的感觉展现的淋漓尽致,也见识到了黄渤乐观的心态,对于这种综艺驾轻就熟,还特别有梗。谈到《一出好戏》时,徐峥说黄渤把他的戏全给剪了,黄渤回应:你来拍戏我给你钱了吗?没给你钱剪了就怎么了?这个时候王迅说:给我钱了,又给剪了是怎么回事?黄渤说:给你钱了把你剪了又怎么了?不得不佩服黄渤临时反应的能力。
我们都有向往的生活
社会性、可看性都有了,《向往的生活》并不是完全在靠何炅和黄磊两个人的名气和人脉在撑,他们是有主心骨的,那就是每个人对这种舒适、自在、有好朋友在身边的这种生活的向往,这个每个人都需要追求的精神满足。
在这个节目里,谢娜不是那么叽叽喳喳,赵丽颖作为普通人也很随和,李冰冰私下很努力的学英语,她和任泉才是老铁,潘石屹原来那么喜欢做一个木匠做的活儿,吴亦凡的性格也有点糯,容祖儿非常豪放,宋茜很爱笑,他们也喜欢看雨后彩虹,并且会为之喝彩震撼,这些都是这个节目告诉我们的。
明星的生活的确很光鲜亮丽,但是在靓丽背后,他们也是没有什么隐藏技能的普通人,如果有,那就是安安静静、在能力范围内把自己照顾的很好,他们和我们的确不是一个量级的人,但是他们也有上限,他们也要在他们的圈子里好好生活,这一点和我们比起来,没有差别。
他们也会孤独,也会被催婚,也会面临事业上的瓶颈,也有家庭生活,也会谈到父母、爱人和孩子,他们也有喜怒哀乐,和我们一样,他们也有向往的生活。
都说当今社会浮躁且充满纷扰,其实从观众们观看综艺节目的"胃口"便可以窥见,早几年比较热衷于热闹的综艺们逐渐安静下来,开始注重不同嘉宾个体间精神层面的探讨,更被冠以"慢综艺"的统称,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拍了三季仍在豆瓣保持高分的《向往的生活》,当然,这档节目不存在被低估的问题,但它反映出越是被细分过的类型主题,便越容易博得好感及关注。
婚恋问题是社会大项,以此为切入点打造慢综艺,不用说也有大爆卖相,可惜一下子涌现太多,有一档非常值得一看的情感类"慢综艺"被严重低估,讨论度及点击率都算不得高,不禁令认真看过的观众们觉得可惜,它的名字正是《女儿们的男朋友》。
由父亲的角度出发,艺人在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时难免仍带着点"小资性",其实离可以被自如借鉴还是有距离,但艺人、尤其是资深艺人,在对待子女的情感问题时却能做到既普通又特别,有担心,有欣慰,可看的点自然更多。
综艺节目的收视主力仍以年轻人为主,《女儿们的男朋友》所主打的嘉宾自然难以第一时间吸引到最多关注的目光,即便有王子文、范丞丞加持,但到底说的也不是他们的恋爱,所以引流方面稍显逊色,这是被低估的首要原因。
秦沛、张潮、黄日华、范志毅,其中"范大将军"是足球界巨星,但自古文体属一家,所以四个人在一起并不会有违和感。一开始便是一桌超过200岁的"方桌会议",其实吸引人的部分在此时便已经展现,从他们互相寒暄的话语很容易看出性格的不同。
秦沛不用介绍,TVB御用配角,张潮是《重案六组》中标志性的人物,黄日华的靖哥哥是不少观众心里武侠剧白月光,范志毅则专业成绩了得,但抛开这些身份,他们同时还是女儿们的父亲,自己亦有或简单或复杂的情感生活,由己及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观众们可以借此看到两种身份角度的婚恋观。
但《女儿们的男朋友》名字却比较简单,毫无新意,只着重于一个角度,对节目形式也没有任何体现,很难从遍地开花的综艺中脱颖而出,这也是其被严重低估的原因之一。
当然,被低估我们要找原因。首先,嘉宾部分的搭配其实非常用心,既然女儿需要已经达到恋爱年纪,年龄段便成了不可更改的部分,爆点只能从搭配中找寻,而对于这档综艺来说此处无疑是成功的。
秦沛最为开明,明确指出女儿可以跟男友在自己面前亲热,这是其他三位父亲或明确或委婉地表达了拒绝的部分。
张潮与女儿之间是且生分且熟悉的关系,因为离异,父女间的日常相处模式是报喜不报忧。黄日华是典型的女儿奴,不停用喝水来掩饰自己对女儿恋爱的紧张,看得出来两人感情极深。
范志毅尽管也属于离异的情况,但与张潮不同,女儿还是生活在奶奶身边,因此父女二人无话不谈,尽管对女儿男友身高不太满意,但也尊重她自己的意见。这像不像一幅被精心描绘出的父女相处众生相?
延伸出来的部分便足以引发探讨,因为几乎涵盖了社会上所有的婚姻关系,而且这部分其实可以跨越年龄段,观众们都能从中找到共鸣,并无限接近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遗憾。是对于离异家庭来说,如何让孩子继续感受到来自父母双方的爱,很多细节都极具参考价值。
接下来便是重点,四位顶着星二代光环的女儿们,她们在自己的恋爱过程中,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性格不同,境遇迥异,相信不仅正历经恋爱的年轻人能从中学到不少,即便早已步入婚姻殿堂,从中也能找寻到令爱情保持新鲜的方法。
张叶子和张炜迅,尽管张叶子是女儿中唯一从事演员的一位,她却最为接地气,这对的人气也最高。有点男孩子气,面对张炜迅偶尔的小脾气小失落,张叶子都能迎刃而解。比如印象比较深的一个场景,想为女朋友亲手做餐饭的张炜迅本来信心满满,却从超市选购开始便有些不耐烦,因为分不清蔬菜名字,但张叶子没有顺着把火气点着,而是洒脱表示谁做都好,重点是不能因为这个把心情搞糟,高情商可见一斑。
果然张炜迅迅速阴转晴,做饭过程里张叶子也不忘对男友大加鼓励,差点吵起来的一天变得格外愉快。当然,并不是要求女生一定要有超乎寻常的大度跟包容心,而是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不妨勇敢选择做理智的那个。
姜丽文和博豪,这对非常西化,姜丽文对爱的表达毫不吝啬,由于秦沛本身就给了女儿极其自由的成长环境,所以她不仅爱好丰富,更拥有十足活力,能带给身边人很多安全感,这点十分难得。
两人的相处一直处在一种平和的状态下,博豪姐姐请这对小情侣帮助自己带小朋友,很多事比如换尿不湿、冲奶粉等姜丽文都是不擅长的,但在博豪的带领下她都会努力尝试,结束时候也坦言辛苦,能平等交流其实就是给可能会到来的婚姻生活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很多人在恋爱时都不太喜欢表达,尤其女生,更喜欢把一切藏在心里,其实沟通非常有必要,如果事情很严重,可以尝试换种委婉的方式,但一定要让对方知道,这是这对情侣给大家带来的最大启示。
黄芷晴和陈一天,这对看黄日华本身大概满意度也不是很高,网友们自然也意见雷同,主要问题就出现在男方的表现欲上,土味情话张口就来,似乎永远游离于普通生活之外。不过黄芷晴性格恬静温婉,她自己倒是挺满意陈一天这种性格,从小魔术到游乐场,一步一步,牵手也变得顺理成章。当然,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外人看好或不看好,最后还要恋爱双方自己定夺。
爱情中少不了甜言蜜语,说得太多却容易适得其反,女孩们切记要擦亮双眼,不能武断地说好或不好,唯有实践能出真知。
范斯静和林宇航,这对是唯一看上去女强男弱的一对,当然,这种弱不单纯是指外表。由于身高,范斯静的奶奶对林宇航不太满意,希望孙女能认真考虑,但遗传了范志毅刚毅个性的范斯静却有自己的坚持。林宇航生日,她亲自制作蛋糕,又提前布置好房间,为的是给对方一个惊喜。本来最开始由于以为没有礼物,林宇航情绪难免低落,一切在得知真相后才有所好转,不少网友觉得林宇航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并不妥当。
但还是那句话,恋爱是很私人的事,不管什么模式,当事人喜欢才是大前提,如果是比较强势的女孩子,应该可以从范斯静看到自己的影子。
从父辈到女儿,从亲情到爱情,任何一个生命的成长都尤为不易,人都是有个性的,却又存在不可磨灭的共性,《女儿们的男朋友》这档综艺正是用个性唤起共性,旨在让每个人都能在观看过后有所成长,而且每一集中每段情侣也都会在自己的片子结尾留有悬念,借此加强观众们的追看欲望。如果有时间,观众们不妨把这个只有短短六集的综艺找来看看,因为它确实值得更多关注。
新世纪以来,综艺节目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各种各样的综艺如乱花迷人眼。
先是晚会式的综艺大行其道,再是选秀类综艺占半壁江山,挑战类游戏综艺异军突起,明星真人秀圈粉无数,各领风骚数年间。
看过的综艺节目不计其数,大多数看过就忘,只能娱乐一下,毕竟看综艺的目的就是为了放松心情,谁还指望看综艺能学到什么呀!
看多了明星照剧本来演的综艺,有点厌倦,来来去去那几个明星,做着幼稚的游戏(还可能是照剧玩的),明星随随便便上一期节目都能挣几百上千万,难怪明星都热衷于上综艺了!
最近喜欢上了美国社会实践真人秀节目《老大哥》。《老大哥》荷兰1999年推出的真人秀节目,全球多个国家都有引进,美国版的至今已播出20季,今年的6月25日第21季将回归。
节目嘉宾都是素人,一群陌生人以“室友”身份住进一间布满了摄像机及麦克风的屋子,与世隔绝三个月,不能以任何方式与外界联系,他们一周7天,一天24小时(连睡觉也被拍),所有的一举一动都将被记录下来剪辑处理之后在电视上播出。
为了不被人投诉种族歧视,节目组选手绝对不会单选白种人,往往有黑人黄种人,性别一般都是男女各半。
选手们在比赛时间内将进行提名,竞赛,投票,淘汰。最终留下来的人将赢得大奖(50万美元)。
选手们通过比赛选出一周的房主,房主可以提名两个淘汰名额,房客可投票选出谁被淘汰。为了赢得奖金,选手们合纵连横、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尽显社交才能。(甚至有一季中有一个选手打算利用自己的好厨艺把其它人喂胖,奸诈!)
因为长达三个月的与世隔绝,选手们很容易陷入感情漩涡,节目开始时彼此是陌生人,节目结尾时也许已经成情侣了。
为了奖金可以无所不用其极的“暗杀”别人,为了情人也可以不在乎巨额奖金。
节目主持人为华裔陈晓怡。第21季已经在6月25日开播。
小七一直认为,一档优质综艺应该满足三个基本条件:创意性、观赏性(娱乐性)、价值取向(社会意义)。
但明星效益及全民娱乐氛围下,越来越多的综艺成名于娱乐性强,在创新与价值取向上的侧重越来越薄弱。能满足小七心中三个基本条件却没能获得突出成绩的综艺,在小七看来都是被低估的,恰巧线上便有这么一档被低估的综艺——《忘不了餐厅》。
很多人对《忘不了餐厅》认知是“黄渤宁愿缺席《极限挑战》也要做的一档新综艺”,离开了这个“噱头”似乎并不没有太多跟进宣传。而从同期网综的成绩对比来看,委实对不起影帝黄渤的号召力,甚至连一些公认“糊了”的综艺成绩都未能超越。
与成绩平平形成强烈反差的,却是这档综艺9.4的高评分,这个分数甚至高过了《极限挑战》辉煌开场的第一季。而且即将收官之际评分仍旧居高不下,可见口碑已经稳定。能获得如此好的口碑,与《忘不了餐厅》的创新、观赏与社会意义息息相关。
创新
创新是一档优质综艺的基底,《爸爸去哪儿》推出了明星亲子真人秀观念,后续的明星亲子类节目都逃不掉模仿色彩;《running man》推出撕名牌点子,这便是成了它独有标志;《见字如面》的文化底蕴,更是他的成功招牌。
能够从生活中挖掘出一个新综艺素材非常难,所以很多综艺选择了购买版权,《忘不了餐厅》也是其中一个。可能有人观众会遗憾“这又是一个别人的创新”,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国内综艺里将认知障碍与美食餐厅相结合的综艺,《忘不了餐厅》仍是独家。
这份独有的“创意”足够给观众惊喜,也让它褪去了综艺“跟风”的不走心印象。
观赏性(娱乐性)
一档娱乐外壳的真人秀如果没有足够的综艺观赏性,会让观众觉得枯燥乏味,很难持续追下去。《忘不了餐厅》的创新可能有购买版权的“投机取巧”,观赏性却是独一无二。黄渤脱离“极限三精”的高智商设定,改任有担当、口才好的店长同样出彩,娱乐性中又带了点暖心大白的属性。
而比明星们更加有综艺感的是五位素人嘉宾,他们带来的新鲜综艺风与普通人身上的精彩品质,是明星嘉宾难以呈现的。严肃派的蒲公英奶奶与大桥爷爷总是不经意间用才华惊艳观众,幽默派的小敏爷爷、珠珠姨、公主奶奶更是气氛担当,这个节目并不缺让人捧腹大笑的精彩画面。
再加认知障碍所带来的遗忘伤感,让节目在欢乐气氛中穿插了一些煽情,小敏爷爷与好友的泪目重逢,黄渤述说父亲患认知障碍后的状态,都会让观众泪流不止。恰当又不刻意的煽情加上明星与素人的自然相处氛围,让《忘不了餐厅》像一壶老酒,越品越香。
社会价值(灵魂)
《忘不了餐厅》的娱乐性相对于一众跟风真人秀来说优胜许多,但相对于许多创造收视或网播量现象级的热门综艺可能会逊色一些,但小七觉得娱乐性的不够突出可能让《忘不了餐厅》难拿突出成绩,却并不影响整部综艺的质量。
因为它的核心在于社会意义展现,向观众带来太多正能量与生活思考。
- 对认知障碍的普及
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在老年人群体非常常见,而且越来越有年轻化的趋势。但大众对认知障碍的了解却很片面,患者除了记忆衰退外,暴脾气、无理取闹观念也受到不少错误传播。
这样的环境下,最终只会演化成患者对认知障碍的恐惧,家属或旁观者对患者的不理解。通过《忘不了餐厅》我们熟悉了解这种疾病的特征,并且深入了解了患者与家属的日常生活,能够对认知障碍有正确的认知。
社会的了解与包容,对患者和患者家属来说,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 打败认知障碍的是积极的生活态度
让大众了解认知障碍是前提,而引导认知障碍患者及家属克服困难则是节目的初衷,节目组特地选择了几位抗病效果极佳的素人嘉宾,而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乐观。面对疾病可能会他们有遗憾,但他们选择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
珠珠姨说“开心也是一天,难过也是一天,我们为什么不选择开心呢?”,蒲公英奶奶说“我们没有因为认知障碍放弃生活”。
每位老人阐述的道理都很普通,却又是大家最难执行的“普通”,这些普通的生活态度恰巧又是认知障碍患者抵抗疾病的“灵丹妙药”。融入社会、多交流、多思考,这是专家给出的一份“解药”,也是《忘不了餐厅》传达的核心观念。
更重要的是,几位老人的生活态度,对普通观众也会有很大的触动。小七在观看过程中一遍遍回想,当我们老了即使没有疾病,能否有他们这样拥抱生活的激情?对待未知的乐观?很难。因为当下年轻人们,在精力最旺盛最积极的年龄,尚且做不到。
但我们看着综艺中的他们带着病魔侵袭仍旧积极的生活态度,又怎能不开始反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