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半个娱乐圈支持的《烈火英雄》票房,为何会遭提前上映《哪吒之魔童降世》碾压?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721645682748293387/
昨天8月7日是七夕节,中国电影市场票房迎来了今年暑期档最高的增幅。
但最成功的还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单日票房高达2.47亿,累计票房已经达到29.18亿,最终猫眼预测票房高达47.43亿。《烈火英雄》昨天票房达1.24亿,累计也有8.62亿,预测最终票房达到13.07亿。
《烈火英雄》的票房成绩当然不叫扑街了,但和《哪吒》大爆相比确实被直接碾压。
《烈火英雄》不如《哪吒》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哪吒》的类型比《烈火英雄》更受到观众的欢迎。
齐天大圣孙悟空,三头八臂哪吒,还有就是杨二郎。《哪吒》在中国本来就是位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1979年的《哪吒闹海》更是很多70后观众,80后观众,再到90后观众的童年记忆。
可以这么说,按照现在商业市场的那一套。
《哪吒》本身是个大ip,带有全中国人民的巨大流量的潜力。
当然潜力并不一定能转化票房,《哪吒》能够成功就是电影的优秀转化ip类型的优势,造成了像《大圣归来》一样的全民观影热潮。
《烈火英雄》也是改编自“大连7.16”的真实事件。但这是个伤痛的灾难事故,先是因为灾难不像“哪吒”一样在全国人民中那么的耳熟能详。很多人可能只是听过这场事故,却都不太具体了解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还有就是“大连7.16”是个灾难事故,本身基调是悲伤而且壮烈的。
如果从电影类型上比较,《烈火英雄》对应国内电影应该是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虽然这两部电影一个是天灾一个人为,但整体类型上比较类似。而人类整体上是好逸恶劳,喜乐厌悲的。
《哪吒》就是一部燃向的商业大片,《烈火英雄》则是部悲伤的现实电影。
大多数观众在火热的暑假,他是想到电影院跟着燃着娱乐一把,还是到电影院里因为现实痛痛快快地哭一场,答案相信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哪吒》和《烈火英雄》口碑质量有着明显的高低。
《哪吒》上映到现在突破太多记录,但是还是有不少观众批评有些搞笑段子有些低俗,但这并不是重要的因素。但有的观众最批判的一点是《哪吒之魔童降世》,批判其文化内核不如79年的《哪吒闹海》。
这些观点怎么看,大家见仁见智。
可以说是制作,剧情,角色,燃点,笑点,泪点——
这部动画电影各方面都做到非常的平衡,它或许还缺少一些更有深度的思想挖掘。但在国产商业动画电影当中,《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真真正正做到“合家欢”这一词,受到观众喜欢追捧情有可原。
《烈火英雄》在结构节奏上就极其不平衡。
这部《烈火英雄》最大的问题,它是节奏和结构上面的不太平衡。
《烈火英雄》电影的前半部分节奏还是不错的,开始是“火锅店爆炸”事件,引出了黄晓明失误被降职的事件,紧接着交代了男一号黄晓明因为害死同事的ptsd,男二号杜江虽然做上队长,但他老爹还是看不上他。
然后紧急的调了大量消防员进入现场,各大消防支队分工配合灭火,而人民那边因为传言很多人民出逃,而黄晓明的妻子和儿子走散了。
《烈火英雄》前半部分结构和节奏和大量灾难片相同,制作和特效方面也都是可圈可点的,人物角色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这部电影后面很多剧情其实在现实中都有原型,但导演拍得有种为了煽情而煽情,为了让你哭而哭泣。
一个人的情绪起伏是需要缓和的,这电影后半段哭得人都累了,累得都疲乏了,影响的就是结构和节奏崩掉了。
总而言之,中国观众喜欢《哪吒之魔童降世》,它的票房频繁破了记录,是因为《哪吒》真的做到商业动画的“合家欢”气质 ,适合全年龄的观众。《烈火英雄》节奏结构却失衡,有些为哭而哭了。
它后半段悲伤煽情得太过,过到有些不喜欢的观众认为都虚假了。
更多关于《哪吒》和《烈火英雄》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