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日本为何要招惹美国?
日本在二战中主动招惹美国,当然在客观上有一些被逼到角落里“被迫应战的苦衷“,但主要还是主观上的作死,自不量力主动找死。
在1941年初的日美谈判中,如果日本主动让步的话,日本还是有很大机会避免战争的。但就如日本外务省战后的反思所说的那样,日本“不该在没有任何让步准备的前提下对美交涉”。日本战前的对美外交极其强硬,几乎在所有问题上寸步不让,特别当美国提出日本退出印度支那和放弃在华“驻军”这些敏感问题时,日本的态度是勃然大怒,毫无妥协余地。
当时日本给美国和全球舆论的印象是,谈判毫无诚意,甚至是故意破坏谈判,一派主动挑衅借口开战的样子。
但问题是,日本的中下阶层或许被军国主义撩拨得热血沸腾疯狂盲目,认为日本可以战胜“英美鬼畜”,但日本得精英阶层其实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狂热,清楚知道对美开战没有胜算,甚至是凶多吉少的。尤其是在御前会议上已得出结论,认为对美战争,“初期能够取胜,但最终还是缺乏使敌屈服的手段”。山本五十六在战前就多次预言,美国的工业实力过于强大,日本很难在长期战争中击败美国,只能通过初期的胜利来逼和美国。
一边知道打不过美国,一边又在谈判中极其强硬甚至主动挑衅,日本在战前的表现下载看起来是极其费解的,就像一个军国主义疯子拿着武士刀冲向火场一样义无反顾,非理性的程度甚至可以堪比慈禧太后在庚子年向十一国宣战。
一个并不充分的解释是,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已经习惯了“以小搏大”的危险游戏,先后击败了大清朝和俄罗斯帝国,将玩火视作国家运行的常态。日本就像一个赌徒一样,被酒精(军国主义)刺激得无比狂热,在一场被庄家控盘的豪赌中输光了几十年积累的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