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为什么太平天国在定都南京后,北伐行动会失败?

1个回答

问题:为什么太平天国在定都南京后,北伐行动会失败?

作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胡一舟

历来对太平军北伐失败的讨论很多,涉及不同领域,这里我想单就战争谈一些看法。在此意义上,欲了解太平军北伐失败原因,宜先考察一下其北伐始末。通过梳理太平军北伐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从战争角度看,其北伐失败原因主要有三:其一,洪秀全志不在远,北伐不过是剽掠之举。早在太平军克南京时,林凤祥等原天地会会众即引兵扬州,欲入河南,并向洪秀全建议,以为河南“进可窥幽燕,退可据武昌,入蜀滇”,建议控制、并建都河南。而洪秀全考虑到河南少水无粮,易为敌困,且顾忌与杨秀清的权力斗争(建都河南则南京一带则受制于杨),选择建都南京(改江宁为天京)。这时的洪秀全已“无志远出”,从他给林的诏书中即可见端倪,洪诏林“师行间道,疾趋燕都,无贪攻城略地,靡时日”。北伐军后来难获支援也与洪秀全的态度密切相关。

太平军北伐

其二,太平军不得天时。太平军早期颇有斩获,直至攻克陈留进抵开封城下,太平军一直占据着战场主动。而在兵临开封城下时,本已势在必得,但接连遇暴雨天气,“风雨交注,城外壕水,深至数丈”,林凤祥不得已采纳吉文远的建议,撤围开封,转而奔袭朱仙镇。清军“万难支持”之开封城,竟赖天时得以保全。而这一役竟成了扭转战场形势的关键。林凤祥未攻克开封,只得另谋辗转渡河,却一路遭清军截击,林部渡河者仅二万余众,兵力已分。

太平军北伐进军路线图

其三是林凤祥的战略决策失误。在渡河之际,有将领建议林凤祥趁清军尚未集结完毕,奇袭天津,以获取战场主动,但林凤祥坚持认为应该先取怀庆,控制黄河。但林部因暴雨被迫渡河之际,就已疲惫不堪,且正如上文所述,大水阻碍了部队集结,林部围攻怀庆的部队仅仅两万余众。林凤祥在怀庆采取“长围久困”之法,然而清知府余炳焘率众据城死守,林军虽得以久围怀庆,但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围困怀庆五十余日而未破城。相持之下,战争的天平正在悄然倾斜,等到清军主力胜保部援军赶到,太平军就陷入了被动,太平军将领吉文远就是在此役中中流箭战死。而与此同时,清军也在酝酿对林部的反包围。自从怀庆被反包围之后,太平军与清军就已攻守易势。虽然后来太平军战胜了胜宝,稍稍稳定了局势,但毕竟不能挽回大局,之后津沽的相持与直隶的困守都像是在做困兽之斗,最终难免败亡的命运。

林凤祥

参考文献:

萧一山:《清代通史》,台北:商务印书馆。

《太平军北伐资料选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

《太平天国北伐史论文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分享
收藏
写回答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分享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