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之际李自成一度拥兵百万,为何面对清军毫无还手之力?
李自成,明末农民领袖,他趁着明末乱世,加入了农民军起义队伍,后因高迎祥牺牲,他接手高迎祥的队伍,继续称“闯王”。时势造就了李自成,当时中原地区发生大灾荒,百姓民不聊生,李自成率先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迎合了普通百姓,他的队伍得到迅速发展,部队发展到有百万之多。这只农民起义军在李自成的带领下,南征北伐,打败了一支又一支明军队伍,最终直捣黄龙,打入北京,崇祯帝被迫在煤山自尽。可这支队伍兴的快,亡的也快,在清军与吴三桂的夹击下,李自成兵败如山倒。那为何有百万之众的李自成面对清军无抵抗之力?
农民的局限性。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都反映了农民自身的局限性,他们一旦获得了一定的胜利,就会沾沾自喜,开始得意忘形,忘记了自己起义的目的,自己也成为了昔日讨厌的统治者。他们目光过于短缺,没有认清楚自己的现状,不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李自成真正要面对的敌人是关外的清军。他们也错估了形势,李自成以为吴三桂会投降,可他手底下的人太不懂事,居然动了吴三桂的父亲与爱妾,逼得吴三桂联合清军,要是李自成能联合吴三桂,可能清军也较难入关。再者,李自成虽号称拥兵百万,可里面成分多是农民,缺乏纪律与组织,面对组织严格的清军自然是溃不成军。
李自成,最终没有抵挡住清军的攻击,败掉了自己打下来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