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乾隆为何把皇位传给了令妃的儿子?是因为太爱令妃了吗?

乾隆皇帝虽然能力不咋地,但毕竟不是昏君,他选择嘉庆继位,应该不是爱令妃的缘故吧!!


3个回答

乾隆传为于令妃的十五子,不是因为有多爱令妃,而是当真无奈之举!毕竟活到八十多岁,眼睁睁看着身边的妃嫔、子嗣一个个走在自己的前头,当真是白发送黑发人啊……凄凉无比!

一国之君的继承者,关系到国家命脉。传位自然不能小觑,康熙当年九子夺嫡的惨烈场面历历在目。所以乾隆时期对继承者是很看重的。

在孝贤皇后在世的时候生的嫡子永链、永琮就曾秘密立储。可惜福薄早早的薨了。另外继后如懿的十二阿哥更是凄惨,因为母亲的冷落被废,他的一生最惨淡,连普通的皇子都不如,年纪轻轻也早早的去了。死后乾隆也没有对他任何追封,可见他有多厌恶继后了,看来就算他长寿一点也没有机会当太子!

再一个就是愉妃海兰的永琪,在26岁就英年早逝了。

乾隆第五子,荣纯亲王。于乾隆三十一年薨,年仅二十六。历史上的永琪很优秀,也很得乾隆的喜爱!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习骑射,博学多才,娴熟满语、汉语和蒙古语。他还熟知天文、地理、算法等。 可惜天妒英才,五阿哥在被封为荣亲王后不久便离开人世了,和他的皇位终究擦肩而过了。。

乾隆曾说:“其时朕视皇五子于诸子中更觉贵重,且汉文、满语、蒙古语、马步、骑射及算法等事,并皆娴习,颇属意于彼,而示明言,及复因病旋逝。”此话是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使马戈尔尼谒见乾隆时,乾隆帝在谈到诸位皇子时提到的。

在乾隆后期,选继承者相当于在胖子里挑瘦子,由不得他挑三拣四了。

他只能用排除法将永璇(有残章,断腿,且沉迷酒色品行不端)、永瑆(通文墨不好骑射)和永璘(年纪太小)全部排除掉,然后只有一个品行稍微差不多的永琰,而这位十五阿哥性格内向、性情凝重,为人规矩仁孝,算是勤奋好学的,没有大错。便均衡择优录用了,所以十五子永琰才有机会!不是因为他够优秀,也不是乾隆有多爱炩妃,而是他活的时间比较长。

如果永琪可以命长一些,说不定我朝的历史将改写,也不会闭关锁国这么多年,最后衰败亡国。。

大清帝国的大皇帝很反感儒家的长幼有序的思想,基本上废弃了皇位的嫡长子继承制度,甚至为了避免外戚干政,皇子夺嫡,采取了皇帝在位期间不立太子,而是把皇帝的遗嘱放到正大光明匾的后面的措施。

由于令妃的儿子永琰过于优秀,所以,才被乾隆皇帝选为皇位的继承人,而不是由于乾隆皇帝有多爱令妃,毕竟,皇位的可靠传承,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这才是第一位的事情,感情用事,靠谱的皇帝都不会去做的。

乾隆虽然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帝,妃子众多,但子嗣并不多,乾隆即位之初,就秘密立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所生嫡次子永琏为太子,但永琏在9岁那年夭折,被追赠为端慧皇太子。后富察皇后生嫡七子永琮,乾隆有意立永琮为太子,但尚未及实施,不到两岁的永琮便于乾隆十二年夭亡。

两次痛失自己属意的继位之子后,使得乾隆不再急于立嗣,后来其他皇子大多英年早逝,到了皇十五子永琰出生的时候,他的14个兄长中有8个已经去世,就连深受乾隆宠爱的皇五子永琪也在几年后早逝,诸皇子中可备乾隆选择的范围已经变得非常小了。

直到乾隆三十八年,此时乾隆已经64岁时,才密立皇十五子永琰为太子。此时活着的儿子只有皇六子永瑢、八子永璇、十一子永瑆、十五子永琰、十七子永璘,其中永瑢出继旁枝,失去皇位继承权,永璘不成器,也被排除在外,剩下三子相比较,永璇、永瑆过于好文,性格也较偏狭,不是做皇帝的适合人选,而永琰忠厚老实、规规矩矩、重视仁孝,对乾隆的话一向言听计从,无疑最符合乾隆皇帝的选嗣标准。

到了乾隆六十年,为了兑现不超过康熙在位六十年的诺言,这一年公开立永琰为嗣,并于次年传位。传位之后,乾隆仍以“太上皇”的身份掌握实权,直到嘉庆四年的正月去世时,嘉庆已做了三年皇帝,与诸兄弟之间的君臣名分早已成为定局,所以并没有产生任何节外生枝的纷争。

分享
收藏
写回答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分享到

5